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反之为补,称补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
次数: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这与补泻有关,方向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哦!
2 捏脊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
操作: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次数:每天捏1-2次,每次5遍。
3 审病求因凡是干燥不通,或排便时间间隔过长,或有排便的感觉却排出困难者,皆称为便秘。这是小儿常见的一个证候,有时单独出现,有时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过程当中。
在正常情况下,食物经过胃肠道消化吸收,所剩下的残渣,经过24~48小时方能排出体外。如果排便间隔时间过长,间隔超过48小时,大便中的水分已被肠道过分吸收,大便坚硬难以排出就叫便秘。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如果超过36小时,迟迟未排出胎便叫。
小儿排便习惯的个体差异较大,绝大多数孩子每天大便1次,粪便柔软成形且排便通畅,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有些孩子则2~3天才排便一次,但只要按时有规律,大便性状正常,小儿生长发育也正常,就不能算是便秘。相反,如果每日排便一次,但大便干硬、排便困难也属于便秘。
推拿注意事项
1、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2、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的儿童,新生儿也可做推拿。
3、每次给宝宝做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问题,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4、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5、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6、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小的场所;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儿童接受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