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29日电 题:“三代人”的特教接力
新华社记者闵尊涛、彭昭之、罗晨
在南昌市梅湖景区花博园旁,一栋普通的三层民房并不起眼,墙上“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的字样却引人注目。
二楼教室里,77岁的聋哑人何兴武正在教语文课,黑板上画了一幅“马踏飞燕”,他用手语耐心给学生讲解这一故事。
“父亲是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何兴武儿子、现任校长何彪说。
从1994年办学至今,这所学校已有三任校长。
第一任校长周正和从单位退休后,开始筹办这所特殊教育学校,后来他的弟弟周正平也加入了进来。何兴武退休后,周正平邀请他担任学校的特教老师。
对三位退休老人来说,创办运营一所民办特殊教育学校,最大的困难还是经济上的压力。
由于主要面向全省偏远贫困地区招生,学生大多家庭困难,学杂费基本都减免,学校经费初期主要来自三位老人的退休工资。
黑板是先用三合板刷上黑漆,再钉在墙上。何兴武一笔笔写在纸上,告诉记者曾经办学的艰辛。
虽条件艰苦,但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深厚情谊。
周正和先行离去。在医院病床前,周正平拉着挚友何兴武的手,希望他当校长。
何兴武的家人知道后一致反对。“他年纪大了,又是聋哑人,连去教育局开会都成问题。”何彪说。
但如果学校关了,那正在上学的7个孩子去哪儿?
何兴武写道:自己曾经和他们一样听不到、说不出,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执意接下这一棒。
家人最终“妥协”:等7个学生毕业后,再把学校关了。
让何彪想不到的是,这只是父亲的“缓兵之计”。几年后,当他再次走进学校,学生数量不仅没少,还多了起来,父亲每年都在招生。
看到何兴武如此执着,家人不好再反对。何彪的母亲何润妹退休后,也来到学校,照顾孩子们的衣食起居。
2005年6月,在外地工作的何彪出差回到南昌,到学校看望父母。准备回单位时,父亲却拉住他的手,希望儿子在南昌找份工作,今后也顺带帮帮这些孩子。
一个月后,何彪带着妻儿从外地回来。
从协调房租到替父亲去教育局开会……何彪发现自己“越陷越深”。
2009年,何兴武把“接力棒”正式交给何彪。
这一年学校开始为更多人所知,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学校的志愿者也多了起来……
“办特殊教育很苦,但这些孩子总要有人来教,而且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今年51岁的何彪说。
2006年,学校首届学生邬凯旋回校任教,负责四年级至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我曾经是这里的学生,现在变成了这里的老师,我有能力之后也想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32岁的邬凯旋用手语表示。
26年,从挚友到父子,再到师生,“三代人”的特殊接力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