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也就是青春痘,多发生在青春期,但是新生儿患痤疮也并不少见。许多家长面对宝宝患痤疮时感到束手无策。那么新生儿痤疮的症状是什么?又该如何治疗和护理?痤疮和湿疹有哪些区别?
什么是新生儿痤疮
痤疮也称为粉刺或青春痘,属于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婴儿患痤疮也并不少见,婴儿的脸部皮肤十分细嫩、敏感,倘若照顾不好的话,皮肤便会容易患疹子,产生脓包,引发溃烂。即使治好了仍会在脸上留下许多疙瘩或者是坑洼,极易对宝宝面貌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所以,当宝宝长有痤疮时,家长需得谨慎对待。
新生儿痤疮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患病部位与青年人较为类似。痤疮多体现在患儿脸部,一般来说,主要发生在下巴、脸颊两侧以及前额头等地方。而且男孩患病的几率比女孩患病的几率要稍微大一点。
正常情况下,病症主要表现为黑头或白头粉刺、红色丘疹以及脓包等。一般来说,几周内粉刺可以消退,半年内脓包和丘疹会病愈。患儿康复后脸部可能会留有一些凹状痕迹,少数的可超过一年才消退,而且较易在青少年阶段发病。
此时,家长需多加注意孩子病症情况,倘若病情较轻,家长便可不需过于担忧,只要多加注意平时的护理,病情便会得到改善以及痊愈。倘若病情较为严重的话,例如脸部发炎,有较多的丘疹、结节等,家长便要提高警惕,趁早带宝宝去医院治疗,以免病情的继续恶化。
引起新生儿痤疮的原因
一般来说,宝宝患痤疮主要与妈妈有关,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汲取了太多的雄性激素,分娩后导致宝宝皮脂腺分泌过多。脸部的皮脂腺太过旺盛,毛囊里留有较多的皮脂,产生堵塞,诱发炎症,产生粉刺样毛囊性丘疹。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几星期后面部的痤疮便可消失,大多不会存在着斑迹。少数的宝宝会有丘疹性损伤等,康复后很可能会有凹型痕迹。还有些宝宝的疹子较长时间仍然存在,而且在青少年阶段较易再次发作。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宝宝,家长应及时带其看医生,看其是否有不正常男性化或性早熟倾向。
新生儿痤疮治疗方法
不同患儿病状不同,可以从病情的轻重这两方面介绍婴儿痤疮的治疗措施:
· 病情轻微: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一般来说无须治疗,病症几个星期后便会痊愈。家长需好好护理便可。
· 病情严重:倘若患儿的病情较为严重,家长需谨慎处理,切忌胡乱给宝宝使用例如皮炎平之类的皮质激素药物。倘若经常给宝宝使用,便极有可能导致宝宝皮肤的收缩,产生毛囊炎症等。家长需趁早带宝宝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进行消炎、抗感染治疗。
如何护理新生儿痤疮
1.护理好皮肤
家长在平时一定要确保宝宝皮肤的洁净,建议每天给宝宝洗脸,而且水的温度要适中。洗脸时可使用宝宝专用的香皂进行脸部擦拭,然后清洗,以便除去较多的油脂。洗好后还可适当给宝宝涂点乳液。家长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洗脸的毛巾一定要选择较为柔软的,并且要注意洗脸用具的洁净度。
2.注重日常生活
平时多给宝宝喝些白开水,尽量不要给宝宝喝饮料。此外要预防宝宝腹泻问题,保证宝宝粪便的顺利排出。
3.切勿挤捏痤疮
当宝宝出现该病时,家长需注意切勿挤压、揉捏痤疮。可在皮肤处涂抹硫磺制剂,有利于皮脂的分泌顺利。倘若有脓包,家长可给宝宝擦拭些氯洁霉素痤疮液,有利于改善病情。如果病情严重,家长需谨遵医嘱,适当使用抗生素用药品。
4.注意日常饮食
在饮食上,妈妈需多加关注食物搭配的均衡性,多吃蔬果,尽量不吃脂肪太高或偏辣的东西,少吃偏甜的食物。这样的话有利于产出干净的奶汁给宝宝喝,便于宝宝病情的痊愈。
新生儿痤疮预防方法
对于新生儿痤疮,家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预防:
· 注意日常饮食
产妇在孕期需多加关注自身的饮食,尽可能遵循“饮食均衡”的原则。尽量少吃些较甜的东西,例如糖果等。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吃偏辣以及脂肪较高的食品。可以多吃些蔬果,补充维生素,利于产出干净的奶汁以及顺利排出粪便。
· 确保皮肤洁净
宝宝出生后,胎脂没有完全清洁干净,而且宝宝在妈妈子宫内一旦缺少必要的氧气,便会导致胎粪受染。而胎粪不断刺激身体皮肤,便会产生该病。因此家长需高度重视宝宝皮肤粘膜的清洗,尽可能完全去除胎脂,可适当用些宝宝沐浴露对其进行洁净。这样的话,便可降低宝宝患痤疮的概率。
新生儿痤疮和湿疹区别
新生儿痤疮和湿疹的病状较为类似,不少家长很难清楚分辨两者。倘若家长区分错误,便很容易进行错误的治疗方法,无法对症下药。因此家长正确辨别宝宝到底患的是痤疮还是湿疹便显得尤为重要。家长无法辨识时,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以免病情继续恶化。
·痤疮
新生儿痤疮多发生在0~1岁的婴儿,大多数为男孩。主要为黑头或白头的粉刺,少数为脓疮、丘疹以及囊肿等。发生部位主要为脸部两侧以及额头等。几星期内粉刺可以消退,半年内脓包及丘疹会病愈,康复后宝宝脸部可能仍会留有一些痕迹。
·湿疹
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属于皮疹一类,多发生在2~24月的宝宝。发病部位多在前额头、面部两侧等,也会出现在四肢、胸部等其他地方。该病状皮肤主要伴有轻微的渗液、鳞屑、厚度增加以及肿状等,而且还具有较明显的瘙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