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常说“莫须有”这个词,但你知道它的由来吗?你知道这个词第一次使用时是什么意思吗?
“莫须有”三个字出自《宋史?《岳飞传》:“狱将如是,韩世忠不公,是真。"费子云和张不为人知,但他们的事件是没有根据的."石忠曰:‘无三字,何以得服天下?’"
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就是岳飞被捕入狱后,韩世忠愤慨地问秦桧:“岳飞造反了吗?”秦桧回答说:“虽然没有找到岳飞的儿子岳云写给张喜安的谋反信,但是发生了叛乱。”韩世忠怒曰:“有‘不必要’二字,何以报效天下?”这就是“莫须有”一词的由来。
然而,历代学者对“莫须有”三个字的解释却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清代的于认为是宋代的口语,意为“可能”或“也许”,因为在一些地方方言中,“徐默”一词至今仍在使用。比如“眼睛”“搜索”“搜索”。从这些方言的口语来看,有“琢磨”、“估计”、“思考”的意思。
作者认为,秦桧作为一个在官场摸索多年的老手,绝不会说出“大概”、“也许”、“估计”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这不是告诉世人岳飞谋反没有调查清楚,罪名是随意栽赃的。
一些现代学者也认为“徐默”一词是宋代的口语,但“不必要”的意思是“不是吗?”这个解释好像没什么意义。原因很简单,既然秦桧想扳倒岳飞,他怎么能留有余地呢?这不是等着韩世忠为岳飞辩护吗?还有,在原对话里翻译这句话没有意义。“虽然没有找到岳飞的儿子岳云写给张喜安的谋反信,但事实不是这样吗?”这意味着关键物证没找到,然后问别人“他无罪吗?”这完全不符合语言对话的逻辑,也不符合秦桧想要表达的意思。
笔者认为,由于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徐默”解释为口语,同一种口语在不同场合使用时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如果你想理解“莫须有”的含义,自然要根据当时的背景来判断。
绍兴和议十一年,南宋派使者与徐金国议和,徐金国提出了第一个条件,即“杀一儆百,飞一儆百”。为什么徐金国把“杀岳飞”作为和谈的前提?因为岳飞的军队杀了太多徐金国士兵,他们恼羞成怒;其次,岳飞的军事才能对徐金国是一大威胁。
宋高宗赵构极力主张与金氏和平相处,因为觉得南宋无力对抗金氏,所以决定放弃抗战,同意和平;岳飞却极力反对赵构的主张,坚持以武力对抗晋人,反对和谈;此外,岳飞还多次公开主张欢迎被徐金国软禁的前皇帝宋钦宗回国,这直接侵犯了赵构的利益。
可以说,岳飞的任何主张对宋高宗、赵构都不是不利的。想象一下,如果你同意岳飞抗金,如果你被打败了,你将直接面临亡国的危险。赵构没有说他会继续当皇帝。他能否保住性命是个问题;如果岳飞打败了徐金国,那么他将欢迎前皇帝宋钦宗回来。赵构在宋高宗的地位如何?是退位?还是放弃前任皇帝?所以站在赵构的立场上,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指示秦桧处死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