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2.65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这是真的吗?世界粮食计划署21日表示,由于SARS-CoV-2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020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危机的人口可能增加到2.65亿。世界上有1.35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受旅游收入不足、汇款减少和旅行限制的影响,今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约1.3亿。世界粮食计划署首席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Aref Hussain)表示:“对于数百万生命垂危的人(由于粮食危机),SARS-CoV-2可能意味着灾难。”侯赛因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应对危机。他说,如果不这样做,世界上会死更多的人,会有更多的人难以谋生,代价会“难以承受”。
袁隆平表示,中国不会出现粮食短缺
关于目前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可能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表示,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不会出现“粮食短缺”。希望大家不要担心。袁隆平强调,虽然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粮食自给,但确保粮食安全的字符串一刻也不能放松,这场全球疫情敲响了警钟。
2019年,中国三大主食小麦、玉米、大米盈余2.8亿吨以上,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短缺。截至4月1日,全国37家粮油保供合作机制重点加工企业全部开工,全国5388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中4649家复工,日加工小麦46.5万吨,大米48.7万吨。在4月4日之前的一周,中国已经安排了300万吨小麦和120万吨大米拍卖。不难看出,由于中国强大的粮食配置能力,为中国成功度过最关键的防疫时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中国的粮食储备够吃多少年
以2019年为例,大米和小麦的年进口量分别只占当年产量的1.8%和2.3%。即使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口粮供应。从库存情况来看,大米和小麦都可以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据报道,自2010年以来,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64亿吨,比2018年增长0.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现“16连收”。6.64亿吨是什么概念?即13277亿斤,中国人口14亿,人均粮食占有量474公斤,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疫情爆发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了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政策性粮源拍卖,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到目前为止,中央储备粮还没有动用,除了部分市县,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动用地方储备粮。
到目前为止,全国复工企业的小麦和大米加工能力为每天96.2万吨,相当于19.2亿斤。按照每人每天一斤粮食计算,光是这些应急食品加工企业的日加工能力,就足够中国14亿人吃一天以上。
粮食贸易行业趋势分析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由于粮食生产的波动和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完美的供求平衡,必须以进出口贸易为补充,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量和进口量相对较大,出口量相对较小。2018年,中国粮食进口量为1.1555亿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小,单位面积产量低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导致国内大豆供应能力停止,自给率仅为7.87%。消费主要依赖进口,高度依赖外国,给确保粮食安全留下隐患。
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还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密不可分的关系上。食品是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纵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求,从而影响所有行业,甚至影响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
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互为因果,相互制约。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粮食安全的变化促进了新贸易政策的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粮食贸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不足转向结构安全和质量安全。结构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玉米、大米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高粱、大麦供应不足;高端优质产品供应不足。在质量安全方面,我国部分粮食品种不能完全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比如大米和小麦,库存量大,但优质量占比小。此外,中国粮食出口能力越来越弱,在国际贸易中难以赚取经济利益,不利于中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要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就离不开对粮食贸易的分析:
1.贸易总量变化对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净贸易进口值能否满足内需缺口,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稳定性。
第二,贸易结构差异对中国供给的影响。中国的贸易结构是否不平衡,哪些品种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大于警戒线,这些都与国内粮食生产布局有关。
第三,贸易政策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科学的贸易政策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还可以保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由于粮食生产的波动和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完美的供求平衡,必须以进出口贸易为补充,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量和进口量相对较大,出口量相对较小。2018年,中国粮食进口量为1.1555亿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小,单位面积产量低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导致国内大豆供应能力停止,自给率仅为7.87%。消费主要依赖进口,高度依赖外国,给确保粮食安全留下隐患。更详细的分析请关注中国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粮食贸易行业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