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0年前11个月,中国造船收到的新订单总计667万总补偿吨(CGT),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6%,居世界第一。CGT是总货量乘以船型系数得到的。然而,韩国航运公司正试图缩小与中国公司的差距。据韩国KBS电视台9日报道,今年11月全球新船订单总计164万CGT,其中韩国航运公司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其次是中国航运公司。这是自今年7月以来,韩国航运公司连续第五个月在一个月内接受的订单超过中国。
截至11月底,全球航运公司手持订单6784万CGT,比上个月增长1%;与今年年初的8086万CGT相比,下降了16.1%。其中,中国航运公司持有订单总额2498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7%,排名第一。韩国船务公司和日本船务公司的手持订单分别为1936万和829万CGT,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9%和12%。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日本(-36%)、中国(-11%)和韩国(-11%)的航运公司持有的订单均有所下降。
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增长1.8%
12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8%。以美元计,进出口总额4.17万亿美元,增长0.6%,增速首次转正。这是今年1-9月外贸进出口累计增速首次转正以来的连续第三个月。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高。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干也表示,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需求仍受到限制,外贸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中国外贸全年有望实现“促进稳定、提高质量”的目标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干8日在解读最新外贸数据时表示,中国外贸在前11个月继续改善,全年有望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
李兴干表示,今年,面对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在保护外贸实体、市场份额、出口订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制定了准确的政策,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政府、行业和企业形成强大的合力,进出口快速企稳并持续改善,显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强大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从增长数据来看,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1-11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8%。以美元计,进出口总额4.17万亿美元,增长0.6%,增速首次转正。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根据中研浦华《中国船舶工业全景调查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2020-2025》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9年全球造船新订单6534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新订单2907载重吨,占全球新订单总量的44.5%;韩国造船收到的新订单为2357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36.1%,日本造船收到的新订单为1123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17.2%。
从近十年中国造船业在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明显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虽然中国已经成为造船大国,但造船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核心问题在于结构性不足,即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体现在高附加值的高端船型和船舶配套产业相对落后,国际竞争力不足,盈利能力弱。
2019年,全国造船完成载重吨3672万吨,同比增长6.2%。新船订单达到2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7%。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达到816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6%。全年完成出口船舶3353万吨,同比增长6%;承担出口船舶订单2695万吨,同比下降15.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舶订单达到7521万吨,同比下降5.5%。出口船舶分别占造船完工总量、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的91.3%、92.7%和92.1%。2020年1-7月,我国造船完工量下降幅度缩小,新船订单和手持订单数量同比下降。重点监控企业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滑。
2019年,经过10多年的调整,全球造船业正在市场机制和产业发展周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在中国,以中央企业集团战略重组为背景的产业内整合正在加速进行。韩国现代重工大幅推出大宇造船和船舶并购计划,通过强强联合进一步增强韩国造船业在高附加值船型领域的竞争力。日本的Imabari造船和日本的United Shipbuilding进行了业务合并,造船企业的整合不断深化。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与法国海军集团合作成立“纳威里斯”合资企业,标志着欧洲造船业内部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全球造船企业加速融合,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今年1-9月,我国船舶工业75家重点监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1亿元,比去年1-9月增长1.1%;利润总额12.5亿元,但仅是去年1-9月的一半。因此,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船舶工业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创新和盈利能力。我们希望中国造船业能抓住机遇,从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
欲了解更多关于造船业的具体分析,请点击中国船舶工业研究院浦华发布的《中国船舶工业2020-2025年全景调查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