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拼音怎么写 汉语拼音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和英文字母那么像?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4 15:12:36
分享:

汉语拼音是现代中国人学认汉字最重要的辅助工具,但当我们接触到英语后会发现,汉语拼音和26个英文字母几乎一样,为什么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这么像,他们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拼音字母本就是借用拉丁字母的形式而制定的一种拼注符号。虽然,拼音好拉丁字母看起来一样,但在读音和用法上有很大区别。拼音是用于拼注汉字读音的,并不能用于文字书写,每一个拼音符号,对应一种声母韵母;而拉丁字母是英语等拉丁语系的词句组成的一部分,部分字母也具有实际意义。

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

简单的说,拉丁字母对于拉丁语系国家来说,就是他们的汉字,而拼音只是中国人借用拉丁字母的外壳,用来辅助学习汉字的一种工具。

26个英文字母

至于为什么中国人要用拉丁字母,而不用其他字母或自创一种符号做拼音?这还要从汉字的拼注历史开始说起。

古人是如何学习汉字的

我们小时候学习汉字,最开始学的就是“a、o、e”的汉语拼音,在学习拼音后才开始学认汉字。当我们学会拼音后,即便遇上不认识的字,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也可以通过查字典自己学习。

古时候的中国人,并没有现在汉语拼音,人们学认汉字,只能跟着老师后面认读学习。可汉字千千万,老师能教的也很有限,当你看到不认识的字又没有人教的时候,立马抓瞎。为了克服这种弊端,使人们在独自学习的时候,也能够认读不认识的汉字,开始形成了最早的注音方法——直音

最早的汉字字典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来注音。例如“蛊”注“古”,“胥”注“需”,同音字怎么读,这个字也怎么读。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直音和我们学习古文时遇到的“通假字”是不一样的,通假字的重点在于“假”,即原文中使用的汉字是错别字,后人出于对作者的尊重,而不予改正,而是将正确的字在后面做上备注。

直音字虽然用起来方便,可万一用来注音的字人们也不认识怎么办?例如一个刚学习汉字的人,“胥”不认识,“需”也不认识,那么直音对于他学习汉字就没什么作用了。

当人们发现直音的不足后,一种更接近拼音的的方法出现了,那就是反切。

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例如“贡”:古送切,取“古”的声母“g”,取“送”的韵母和声调“òng”,然后得到“贡”的读音“gòng”。

古代汉字的声母韵母及读音与现在并不全然相同

是不是有中小时候学拼音的感觉?反切法汉代开始,历经各朝各代的补充和完善,成古代中国最通行的一种注音方法,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学习和使用方法。还以前面的“贡”为例,虽然“宋”、“诵”和“送”读音完全一样,但在反切法中,“贡”只作古送切,且每一个声母、韵母都有其对应的字。因此,只要学习每一个声母韵母对应的字,便能用反切去学习其他陌生字。

为了更方便的学习汉字,古人利用反切法还制作了类似于新华词典一样的反切图表。例如宋代的《切韵指掌图》,把汉字分成36个母,206韵和4个声调,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12幅图,遇到不会读的字,直接查表就可以了。

《切韵指掌图》

现代汉语拼音的发展

当反切发展成为汉语注音主流方法的同时,随着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拉丁化拼音字母开始在中国出现。

明清时期,很多西方传教士出于学习汉字和传教的需要,开始系统的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比较著名的就有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他的《西字奇迹》、还有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和他的《西儒耳目资》。这种用字母符号给汉字注音的方法,给了当时的中国人很大启发,例如明末音韵学家方以智就评价到:汉字繁杂,古来多用借用其他的字来注音,但每个字都有不同的读音,也有不同的意思,而用西文注音,因音成字,不重复,不雷同,岂不是更好?

进入近代后,随着中外交流的加深,各国外交使节也加入的汉字注音的队伍中来,最成功的当属韦氏拼音。韦氏拼音的创立者是1869年-1882年时任英国驻华公使:汤玛斯·法兰西斯·韦德。韦氏拼音在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韦氏拼音所留下的影子。例如,北京在英文中读作“Peking”,功夫读作“kongfu”,豆腐读作“toufu”。

北京大学校徽上的“peking university”

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落后挨打的现实使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失去了信心,不少文人学者开始追求全面的西化。这种现象反映到汉字上,就是将文字的难易作为衡量国民愚智、国家强弱的标准,将汉字的繁难视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在这样背景下,主张汉字拉丁化,字母化成为当时文化界的主流声音,即“今日欲救中国,非教育普及不可;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识之字不可;欲为易识之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

在这样的四朝影响下,先后出现了切音字运动、世界语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在各种最求汉字字母化的运动中,当时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为了保护汉字文化,独创性的将汉字偏旁做成了各种符号来帮助汉字的学习,即注音符号。

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采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读音统一会中,确定了三十八个字母,二十个声母,十四个韵母,用于审定国音。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发布“注音字母”,随后印发《国音字典》,注音字母成为标注国音的唯一符号。1930年,又改“注音字母”为“注音符号”,以强调这不是一种与汉字并行的文字。

注音符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学习汉字,普及知识的难度,但依然没能消除社会上废除汉字的声音,尤其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兴起,差点让中国人永远失去汉字。

上世纪30年代,苏联开始创作拉丁文字取代汉字,以解决远东地区华工的识字问题。1933年,拉丁化新文字传到国内,引起了国内文人学者的热烈反响,中文拉丁化研究协会等拉丁化新文字团体席卷全国,推广拉丁化新文字。

1935年,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陶行知、陈望道等686位知名人士,共同发表文章《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认为拉丁化新文字值得在全国推广,希望所有人可以一起来研究、推行新文字,使之成为成为推进大众文化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工具。

1936年,毛主席在看到这篇文章后,给于了新文字运动极大赞赏,并于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正式启用拉丁化新文字,创立《Sin Wenz Bao》。

采用拉丁化新文字的报刊

新中国成立后,在是否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化新文字的问题上依然处于激烈的争论中,但扫除文盲,快速提高人们知识文化水平势在必行。于是,中央政府选择了各种字母符号中,相对简单,受众更为广泛的罗马字母即国际通用的26个字母,以此为基础,有吸收了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的部分特点,于1958年正式推出现代汉语拼音。

而关于汉字的废存,周总理在58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做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指出:“它是不是千秋万岁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着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为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另一种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忙作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要变化的。至于用什么方案,现在不忙把它肯定。关于汉字的前途问题,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可以争鸣,但这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任务的范围。”

现代汉语拼音的推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在拼音的帮助下,学认汉字已经不再是已经困难的事情,废除汉字的声音渐渐偃旗息鼓。随着国家的发展,民族自信的增强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经历了近代的一系列风波,最终顺利传承下来,成为中国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和精神寄托。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