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九月九 九月九为什么是重阳节 为什么把农历九月九叫重阳节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6-14 06:53:05
分享:

为什么9月9日是重阳节

所谓阳,“九”在《易经》中定义为阳数。九月初九,日与月均遇九,故又称“重九”,二九重。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日。

古人把天地万物分为阴阳,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和生机。奇数为正数,偶数为负数。九是奇数,所以它属于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重,故称“重阳”。

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证,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有祭天拜火星的丰收节。《鲁春秋》记载,古人在九月庄稼收割时,向天帝和先人献祭,以谢天帝和先人的恩情。这是重阳节作为秋收祭祀活动的最初形式。重阳节始于古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流传于西汉,盛唐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和习俗结合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主要部分一直延续到今天。崇阳祭祖的民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古老民俗。

重阳节有哪些外号

重九节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中国古代,九被称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个或九个都是阳号,所以重阳节也叫重阳节。

菊花节

重阳节是一年中金秋时节,菊花盛开,重阳赏菊之风盛行,所以重阳节也叫菊花节。人们也称农历九月为“菊月”。在傲霜菊花盛开的重阳节,观赏菊花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升节

因为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活动之一,所以也叫登高节。重阳为什么要登高?一个原因是,重阳节是“阳”上班,大气上升,天气下降的日子。古人登高避邪是为了避免接触不健康的神灵。还有一种说法,源于古人对山的崇拜。《礼记·祭祀法》中记载:“山、山、谷、丘能放出云来,为风雨,见妖魔鬼怪,皆是神明。”

吴茱萸节

重阳节也讲究敬吴茱萸的习俗,所以也叫“吴茱萸节”。人们认为九月初九也是一个悲剧的日子,灾难很多,吴茱萸被称为“恶鬼”,所以人们喜欢在重阳节佩戴吴茱萸辟邪、求福。

女性节日

重阳节也叫“女儿节”。明末《帝京一览》记载,每次去重阳,“父母会欢迎女儿吃花饼,或不吃,母亲会抱怨,小姐姐会哭,看着姐姐和姑姑,也叫‘女儿节’”。在这一天结婚的女人会得到重阳旗和时令保鲜箱,这就是所谓的“重阳节箱”。而已婚女性每到重阳节都要回娘家团聚。本质上,“女儿家”就是让女人休息。

老年人日

在民俗观念中,由于与“九九”谐音,包含长寿、健康、长寿的含义,所以重阳节有“老人节”之说。1989年,我国将每年的9月9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1.欣赏菊花

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普遍栽培菊花。菊花是长寿之花,被学者誉为顶天立地的象征,所以人们喜爱并赞美它,所以经常举办大型菊花展览。菊花展自然是在重阳举办,因为菊花和重阳的关系太深;所以重阳也叫菊花节,菊花也叫九华。赏菊已经成为重阳节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2.爬得高

登高是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你去哪里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你通常会去爬山和爬塔。

当然,人们不仅在爬山,还在山上看红叶和野花,喝酒吃肉,享受美食,这使得爬山结合野餐更具吸引力。

因为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节后草木开始枯萎,所以叫“辞绿”,对应的是三月春游时“踩绿”的说法。

3.玉佩

重阳节有敬吴茱萸的习俗,故又称“吴茱萸节”。吴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象征。人们也喜欢在重阳节穿菊花。吴茱萸被称为“恶鬼翁”,菊花也被称为“延寿客”。

《本草纲目》说吴茱萸性味辛香,性温,能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戴吴茱萸可以辟邪防灾。

4.喝菊花酒

菊花不仅是中国的名花,也是长寿的名花。初霜的时候,只有这种草茂盛。菊花因其独特的性格,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重阳节期间,中国有喝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认为是重阳一定要喝的“吉祥酒”,祈求赈灾。

5.吃重阳糕

据史书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没有固定的方法,比较随意。九月初九,古人打算在九月做蛋糕,孩子们的头上盖着一块蛋糕,祝他们的孩子一切顺利。精致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一样,上面有两只小羊,这样才符合重阳的意思。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了一面小红纸旗,点了蜡烛和灯。这大概就是“点灯”“吃饼”而不是“登高”,用一面小红纸旗代替吴茱萸。现在重阳糕还没有固定的品种,重阳节吃的软糕叫重阳糕。

6.放纸风筝

玩纸风筝是中国南方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重阳节的特点是放纸鸢。光绪《徽州府志》也有记载。今天的纸风筝也是风筝。在民间传统中,除了登高,放纸风筝也是重阳节的一大特色。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