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 铅中毒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5-30 22:04:07
分享: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日由饮食进入铅约0.1~0.6mg,引起急性中毒的最小口服剂量为5mglkgo醋酸铅[Pb2?3H20)-次口服中毒剂量为2~5g,致死量为5090若每日摄入铅3.5mg,数月后即可出现蓄积中毒;长期每日口服1mg可致慢性中毒。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通常以蒸气,烟尘及粉末等形式进入呼吸道,且比消化道吸收迅速而完全9由予肺泡内有二氧化碳,呈弱酸性,使铅易于溶解,借肺泡弥散和吞噬纲胞作用直接进入血流。经消化道吸收的铅,可由上呼吸道的铅尘咽入消化道,也可随污染食物直接进入.由消化道进入的铅大部分由粪便排出,仅8~10%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吸收的铅,经门脉到肝脏解毒后,又有部分随胆汁排入肠内,随粪便排出。铅在血循环内,呈可溶性磷酸氢铅、甘油磷酸铅、蛋白质复合物及铅离子等状态而循环于血液,再分布于肝、肾、脑,脾、肺、肌肉,以肾、肝中浓度最高。当血及软组织内铅含量过高时,即可产生危害,导致铅中毒。几周后约有95%离开软组织,以不溶性正磷酸铅2)形式,沉积于骨骼、牙齿、毛发。骨骼内的正磷酸铅主要沉积在骨小梁内,具有较稳定及不溶性的特点,如不移动即使长期存留也无毒害。如重新移动入血,则产生毒害作用。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维生素D可使铅在骨骼中沉着,当食物缺钙,血钙降低或排钙量增加时,骨内铅可随骨钙转移到血液。此外,当感染、饮酒、饥饿、服用碘化物或酸性药物如氯化铵等时,也可造成骨铅移动入血,而引起毒害作用。

  铅对人体各系统均有毒害作用,主要病变在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血管方面。铅离子可与体内许多蛋白质和酶内的官能团,如巯基络合,而扰乱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劝能。

  在神经系统方面,早期可出现高级神经机能障碍,使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晚期则可造成器质性脑病及周围神经麻痹。铅绞痛的发生,除与末梢交感神经节,特别是太阳神经丛病变而致平滑肌痉挛有关外,尚有人认为与卟啉代谢障碍、血管平滑肌痉挛或通过抑制肠壁的碱性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从而干扰了钾离子与葡萄糖的正常代谢有关。

  在血液和造血系统方面,一般认为与卟啉代谢紊乱有关,卟啉是血红蛋白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其合成过程如图2-1所示。

  铅主要对该过程的酶系统起抑制作用,它抑制~-ALA脱水酶,使8-ALA形成卟胆原遭到抑制,故在中毒早期血和尿中6-ALA即可增高。它又抑制血红素合成酶,阻碍了原卟啉与二价铁的结合,导致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多,血和尿中粪卟啉增高,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贫血。

  铅干扰肌肉内磷酸肌酸的再合成,影响肌肉的收缩,引起铅毒性瘫痪。铅还可引起毛细血管壁抵抗力降低,动脉内膜炎,小动脉硬化及血管痉挛等变化。临床所见腹绞痛,高血压,铅毒性脑病,“铅性面容刀等均与此有关。

  铅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并使肝内小动脉痉挛,引起中毒性肝炎。

  体内的铅主要经肾及粪便排泄,尿铅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血内含铅量。小部分铅可由唾液、乳汁、汗腺、月经等排出。动物实验铅能穿过胎盘屏障,可引起先天性异常,在人体尚未见致畸胎报道,但对胎儿显然有不利影响,这个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