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对人有深刻影响的永远是人,好像是一本书。
白纸黑字,很普通,但是力量很大。我也是一个爱书的人,真的很着迷于字里行间传达的深情,有时候因为那些书中偶尔出现的浓墨重彩的笔触而放不下。这是一种对阅读的迷恋,也是一种叫做“代入感”的东西。把自己代入这个故事,享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似乎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总是不喜欢以悲剧结尾的故事,这总是让人难过一阵子。
在我的认知里,似乎被灌输了什么年纪看什么书的道理。身边的人都在用老练的笔法,深刻的句子,读着中外名家的名字。但是,下午作业堆在书桌上,墙上挂满了“为联考奋斗”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最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想起了那个不受欢迎的可怜的丑小鸭。
小时候好像小心脏是最脆弱的时候,一点点伤害就会让我崩溃。三四年级的时候,捧着一页页色彩斑斓的安徒生童话,因为看到被哥哥姐姐抛弃,被农妇追逐的丑小鸭,心里很难受,最后哭了。好像对丑小鸭的嘲讽和谩骂都是针对我的。当时我只记得那种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的绝望,连最后的结局都想不起来。之后再打开《安徒生童话》,会小心翼翼的绕过《丑小鸭》。那种痛苦是如此的清晰,以至于我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
再大一点,带着对结局的恐惧,我又一次打开了《丑小鸭》,然后强迫自己不去关注《丑小鸭》的悲惨经历,于是很自然的,我把自己换成了鸭妈妈。看着即将破壳而出的孩子,他们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当他们终于看到又大又丑的小鸭子时,即使有疑虑,也会像对待其他孩子一样对待它。因为孩子是母亲最大的骄傲。
最后一次看到丑小鸭,它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我眼前。这次我注意到了赶走丑小鸭的农妇。她曾经是我小时候恨得咬牙切齿的那个人,但也许是因为长大了,我开始不那么恨她了,因为我在农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甚至是很多人的影子。自古以来,美好的东西被人喜爱,丑陋的东西却一直被人忽略。甚至有时候,丑陋的外表也很恶心。更何况这丑东西有麻烦了。这样想,似乎是人之常情。欺负人的根本原因是长得丑,但是变成了美丽天鹅的丑小鸭却受到了很好的对待和表扬。安徒生给了这个童话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局,也揭示了以貌取人的本质。很残酷,很可怕,很真实,让我们无语。
那天下午,我又复习了一遍故事,最后我把自己换成了丑小鸭。历经种种磨难,我渴望美丽。谁不向往美好?只有丑小鸭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最终在最深的绝望中遇到了最美的惊喜。所以,不要被困难打败,大步向前。丑小鸭痛苦过后变成白天鹅。
其实不同时代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和发现是不一样的。好的故事值得一遍又一遍的读,哪怕是童话。
所以就这样,我在自己编织的场景中找到了自己,升华了自己。书中的“我”不断变换身份,我在努力追求她。只有她见证了我的成长,知道我想要的答案。
在接下来的故事里,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