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有许多班级,都有群以方便大家联系,但怎么妥善运用,才能跟老师还有其他家长正向沟通,避免造成误会,甚至引发纷争,可是一门学问。
“请问明天要带的水彩,是24色的,还是36色的呢?”
“我家小荞今天忘记带习作回家,有人可以拍给我们看吗?”
“最近流感很严重,好像有同学咳嗽都不遮,可以麻烦戴口罩吗?”
“天气变凉,却听说老师不让大家穿外套,请问是怎么回事?”
除了要留心跟其他大人的互动状况,爸爸妈妈还得避免滥用群,过度介入、过度协助孩子,以免孩子的依赖心越来越重,养出重度妈宝。
家长放手才能让孩子学会负责
我一直认为上学的是孩子,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负责,有任何规定,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问清楚后,转达给家长知道。这样才能让孩子面对自己的责任,千万别事事干涉,让孩子少了面对错误的机会。
如果孩子知道‘反正有事爸爸妈妈可以帮我在群内问’,很容易漫不经心的,作业也不好好写、老师说话也不好好听,用心学习、撷取重点,是学习时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如果孩子没办法从平常就好好练习这件事,其实是会影响后续的学习。
意外事件可以帮忙,但要有底限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班级都有群,家长如果遇到疑难杂症,很难忍住不上去发问。对此,可以把握一个原则,要让孩子尽量做,例如明天要带什么物品、要穿什么衣服等等。
但如果偶尔发生作业没带回家等意外事件,想请同学提供作业等等,家长有决定权,可以考虑要不要帮忙小孩,如果要,这是要有底限的,例如发生超过几次,就不再帮忙了,免得养成孩子的依赖心。
至于群中的大人互动,则可以掌握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首先,不批评他人。这包含不批评其他家长的教养方式、也不批评其他同学的行为,多数问题,都还是直接找老师处理,而不是家长跑在前面。
其次,如果要讨论比较复杂、有争议性的事情,别用群。这种情况,可以把相关人士直接约出来、面对面讨论,因为群中只有文字,没有表情,三言两语是讲不清楚的,还可能造成误会。
第三,不要情绪性发言。特别是,如果孩子回来转述负面的事情,不要冲动,不要立刻群内兴师问罪,先hold住,找比较熟的同学家长,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来处理,因为孩子难免会选择性叙述,不容易了解事情的全貌。
如今截图很方便,群发言,都会留下纪录,变成证据,千万别传有毁谤意味、或有攻击性的言论,也别用不妥当的词汇。
最后,要有基本的网络礼节。例如,别在半夜或清晨传信息、可能会打扰到群组成员,也别传无关紧要的图,当然更不要在群组中讨论政治、敏感话题等,尊重群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