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妈妈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6-02 10:33:30
分享:

  母亲尽心尽力地养育孩子,在母亲怀中度过孩童时代的女儿会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好妈妈,如果不能如愿,她会感到很郁闷。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呢?

  有一位母亲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过着优雅的生活。那位母亲对事业成功的丈夫、生活稳定的子女,以及健康成长的孙子都感到无比自豪。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会以乐观的形象出现,就像在照片上定格了一样——那经过修改,没有一丁点儿瑕疵和褶皱的,定格在最美的一瞬间的表情,一直保持那份美好。

  但是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这位母亲经历过无数紧要关头,与照片中呈现的形象完全不一样:自己的成长、家庭的变化、爱情和背叛、分娩的阵痛、养育孩子的不易、财产上的纠葛,还有经历过的味道、声音、微笑、眼泪、呐喊等所有历史,我们不知道这历史里实际上蕴涵着多少东西。这历史刻印在她的额头成为皱纹,而这些“皱纹”会成为她产生心病的原因,会因此发脾气,有时还会和他人发生矛盾。

  家人之间不能互相隐瞒,子女应该去了解父母,父母也不能欺骗自己的孩子。我儿子在一篇作文中写过一句话,让我重新领悟了这一真理:“妈妈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才开始了解我,但是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解妈妈!”

  子女对妈妈如此了如指掌,而妈妈却经常不了解子女。偶尔我们会听到妈妈发牢骚说“我真是无法理解孩子啊”,尤其是在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里,妈妈总会对老二说“你姐姐并不这样啊”、“哥哥和你不一样”诸如此类的话。如果当时妈妈知道孩子所处的实际状况,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孩子会不同了,但是妈妈却不愿去主动了解。

  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往往可以很快、很自然地明白大人的眼色,所以能经常做出大人们喜欢的行为。然而,即使没有多少年龄差距,后出生的老二由于天生是家里最小的角色,因此他也许会习惯性地做出一些幼稚的、不成熟的举动。如果妈妈用对待老大的标准来看待老二,就会产生问题。虽然她认为自己是“平等”对待两个子女,但是老二总有不满,妈妈因此而备受困扰。实际上,妈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老二。

  所有的妈妈都“我为我的孩子尽心尽力”,这当然是真话,但并不充分。“妈妈”只有在孩子面前才有存在价值,如果我们站在子女的立场上观看、了解、思考他们,就不能说妈妈已经尽全力了。好妈妈要了解孩子所感受的、思考的、希望的,并认真对待,所以我建议妈妈学会用“不同的”眼睛去看待老二。

  如果妈妈可以理解老二,她就会看到老大为了适应大人的世界而竭尽全力地努力着。如果孩子这么努力地生活,妈妈就应该主动帮助孩子。一般老大是温顺的孩子,但是孩子一定就要温顺吗?孩子应该有孩子的风格,我们不能让他们难以成为真正的孩子。如果妈妈回想起自己童年中那种没有人理解、不能尽情玩耍的遭遇,她就能明白,这都是由那些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大人导致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大人为中心,能快速领悟大人心意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表扬,至少不会被大人责骂,连圣诞老人都只会给“不哭的孩子”送去礼物,这让孩子如何放心哭泣?

  如果妈妈不懂得也不愿了解子女的心理,那么在她膝下长大的孩子是很难学会如何表达内心的。只有当身边有真正的听众时,人们才能表达心声。如果长时间地保持沉默,不与外界交流,孩子就会成为不懂得表达感觉的人。这样长大的女性成为妈妈后,虽说不一定会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妈妈,但是当她发现自己不能理解孩子时,就会非常慌张,甚至惊慌失措。之后,大多数女性选择的解决方法就是效仿其他的妈妈。

  按照其他妈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其实是非常困难和不现实的:孩子的身高必须比平均值高,体重也需要达到相应的程度,必须和其他孩子一样睡相好,甚至连走路、说话也要达到所谓的好孩子标准……但是我们都知道,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内心也不相同。如果我们一定要用别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孩子,就等于把孩子捆在了别人的身上。

  成为好妈妈,就要成为阅读孩子内心的专家。在我们小时候,我们不能充分表达童年本该有的感受,成为父母后,就不要让孩子重蹈覆辙了。勇敢地挖掘出深藏在内心的痛苦回忆,然后勇敢地说:“我真的非常艰辛。就算是我一个人的经验,也听我说一说吧。”当我们解开心结的时候,整个人就真的会有奇迹般的改变。

  在我的利他社心理学教室中专门设有这样的时间:一个人主动在其他人面前讲述自己儿时所遭受到的痛苦,听故事的人们一边流泪一边鼓励分享经历的人。在讲述和聆听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起初以为只有自己才经历的事情,原来还有其他人也有相似的经历,而且,当其他人代替自己说出未曾吐露的真实感受时,自己内心的感觉就被分化了。

  当你回想起童年感觉的时候,内心会随之苏醒,就像伤口长出新肉一样。这时候你就具备了成为好妈妈的所有条件。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