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为揽得人才、留住人才、激活人才,支持国际高端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北京亦庄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今天宣告设立,并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揭牌仪式。
来自中国科协-FCPAE欧洲海智创新创业基地、北欧致公协会、德国OWL智能技术尖端集群的海外专家,海内外知名院士、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等近300人见证了揭牌仪式。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美国、法国、古巴、日本的11家研发、创新机构,首批被授牌。
同日还举行了2020首都海智“创新链接”年度会议,包括以“工程教育及其国际交流合作”“三城一区及其科技创新”“后疫情时代科创企业的阵痛与突破”“后疫情时代生物健康产业发展前瞻”“解密以色列创新基因”“双循环格局下的产业创新发展机遇”为主题的“创新链接”专题研讨会和系列平行论坛。
拓展创新人才服务路径
北京经开区建于1992年,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质量位列全国218家国家经开区前列。
201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赋予经开区筹建225平方公里亦庄新城的使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
北京亦庄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是中国科协2020年批复的全国6家“离岸基地”之一。
今年8月,北京经开区发布了“人才十条”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由国务院、北京市部署建设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经开片区,即将挂牌。
为把离岸基地的规划建设融入到“225平方公里亦庄新城”、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建设中,北京亦庄致力于营造国际一流高端产业合作生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补齐延伸产业链,鼓励“硬科技”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引进国际优质产业合作项目,把“离岸基地”建设成首都国际“高精尖”人才服务的靓丽窗口。
构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在建设国际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方面,北京开发区将实施四大举措:
一是健全国际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北京经开区将进一步与中关村成果转化先导基地、“三城一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联动,构建集技术服务与中试服务融合,涵盖成果转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吸引全球技术转移机构、创新创业项目落地。
二是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北京经开区将积极开展创新伙伴成长计划,建立对接国际创新源头的有效机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与高校院所、国际机构合作,推动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围绕创新中心发展需求,紧抓成果转化痛点,培育一批科技创新成果。
三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北京经开区计划每年拨付50亿元设立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并设立5亿元科技创新基金支持高成长高科技企业发展。
四是链接国际创新资源。北京经开区将与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共享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包括在海外设立的88家科技团体,在比利时、瑞士、纽约、硅谷、东京、瑞典设立的10家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相关资源,以及首都海智离岸创新工作站、首都海智工作委员会和工作站的专家院士智库资源。
依靠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核心在于揽得人才、留住人才、激活人才。
在9月25日的大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广说,经开区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国际高端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一是建立完善外籍人才服务制度。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流程,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建立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服务站点。探索建立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设计、规划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依规办理工作居留证件,并在区内提供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对境外人才发生的医疗费用,开展区内医院与国际保险实时结算试点。
二是出台专项离岸人才支持方案。实施亦城顶尖人才支持计划,支持全球顶尖人才到经开区创新创业,给予专项奖励资金。实施亦城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支持各类海外引入人才,分三年给予总额50万元奖励资金。实施亦城科技创新基金计划,每年投入5亿元,以股权方式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施亦城人才安居乐业计划,完善高质量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打造高品质社区,为国际人才提供宜居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