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处于最佳状态”。因此,人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与社会的融合程度。
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身体、智力和情感的和谐;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谦逊;
拥有幸福;
我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上高效的生活。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很好的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如何定义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在心理问题上,程度可分为“心理困扰”、“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心理烦恼:指个体在强大的外界刺激作用下产生的暂时的情绪烦恼。
2.心理困扰:一般指主观烦恼,持续两周以上,生活工作受到轻微影响,但可以忍受。
3.心理障碍:一般指主观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不能正常生活或工作,无法忍受。
4.精神疾病:一般是主观上对心理异常缺乏自知之明,言行怪异,产生妄想或幻觉,思维反应缓慢或快速。
每个人都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不分年龄,就像小感冒一样。但这种“小感冒”如果持续时间长了,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从一般的心理问题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谁应该早点去看心理医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1.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缺乏工作热情、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可以持续几周到一年以上。
2.强迫症症状群:害怕弄脏,害怕生病,害怕说错话,害怕别人看自己,或者莫名其妙的害怕,或者刻板的仪式动作。它可以持续数月到数年。
3.性格的变化:对人冷淡,回避亲人,充满敌意;或者安静,一个人坐着,或者漫无目的的闲逛,过着懒散散漫的生活;性格变态,无缘无故发脾气,敏感多疑,自言自语,谈笑风生。
4.总觉得自己的身材变了,过度照镜子,穿得好;怀疑自己不健康,反复看医生。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