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甜甜,人家一回了家就帮父母干活儿,你呢?” “你看看莉莉,哪次考试不是第一名?还会谈钢琴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有的父母这样做的本意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有上进心,让孩子不要满足于当前的表现,而是要时时向前看。而有的父母之所以这样做纯属攀比心理在作祟,看到别的孩子有优秀的成绩、乖巧的性格,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于是在言语中通过表扬别的孩子来发泄对自己孩子的不满。殊不知,孩子最不愿意父母将自己与别人比来比去。
印度思想大师奥修曾经说过: “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孩子也同样,他们天生就是有差别的。我们首先要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别,然后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进步。我们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但就是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孩子拿我们和各方面部比我们强的其他孩子的家长比,想想我们的感觉怎样?一定不是很好吧!因此,总是将孩子与别人相比,只会让孩子觉得委屈和耻辱,长此以往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张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予,在上小学的六年期间,每次开家长会,张楠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初中三年,张楠也是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里前几名,在年级里,虽然不是数一数二,也都名列前茅。在别的家长看来,张楠的父母真幸福、真省心,拥有这么优秀的孩子。
可张楠的父母却不这么认为。张楠在班里没有考到第一名时,父母就拿他和班里的第一比;张楠在班里第一的时候,父母就拿他和年级里的第一名相比。也就是说,张楠的表现很少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始终在拿张楠和那些比张楠更优秀的孩子比。
时间长了,张楠忽然对父母的这种做法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张楠升入高中以后,对父母的逆反心理越发强烈了。慢慢地,这个在别人眼里的佼佼者张楠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自惭形秽。到了上高二的时候,张楠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一进校门就心烦意乱,打不起精神,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
尽管这时张楠的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做了许多努力,可张楠的思想就是走不出一个误区:在爸爸妈妈额眼里我总是不如别人。而由于成绩下滑地很厉害,张楠更是觉得非常自卑。
最终,张楠只能无奈地辍学了。
由上文可见,将孩子与别人比较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张楠原先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孩子,可父母总是对他不满意,然而就在父母反复将他与别人比较的过程中,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最终导致了辍学的悲剧,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得到的结果。
很多时候,对于家长树立的榜样,孩子从心里是不服气的,因为这样的比较会使孩子永远有够不着的感觉,因为不断有新的榜样出现在面前。如果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而孩子又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就会对孩子全盘否定,进而发展到孩子也对自己全盘否定。于是,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就会恐慌、退缩,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始终要做到一点: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千万不要将孩子与别人比来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