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条]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时代潮流中选择了融合,却在国际趋同中抛却了传统文化,失去了五千年的优秀精髓。比如韩国的端午节,说明中国人不珍惜和尊重自己的文化,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是不是渐行渐远了?
而我这边,从阴历26日到29日,家家户户装扮门槛,争相邀请别人从家里来吃不同年份的酒,象征着去年和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过年的喜悦。大年三十要贴春联,撕去去年的春联,让今年的泼辣笔法陪伴一个春秋。糊,刷刷挥舞,一家人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吃瓜子,等倒计时。
第一天,全家人都出去了,欣赏着风景,惊叹着鬼斧神工,一天快乐地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我还在吃酒,但我改了名字,叫正月酒。红包要收。当大人尴尬的时候,孩子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第四天和第五天,我被强行拖去划龙舟。这不同于端午节的龙舟,而是一种装饰性的龙。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族和隋唐,造型、面貌生动。独自骑行千里的关羽的木雕、飞扬的胡须、紧逼的神色,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三国的乱世。过了一会儿,龙舟开动了,主要是龙头带动的。我只需要在21号位置象征性地拿着它。说了这么多,早春细雨下走路很难。不时有龙舟引上来,后面是龙身,各个位置挂着的铃铛叮当作响,蔚为壮观!每次路过一户人家都会放鞭炮庆祝,点一堆稻杆,取名“踏红”,希望新的一年能像火焰一样旺。关注它的人会撒糯米,向划龙舟的人表示祝福。
跑去祠堂之前,龙舟还要停一会儿祭祖。专门入寺跪拜祈求来年。当队伍准备再次出发时,龙舟会划一段时间,直到指定的家庭停下来。然后这位特殊的绅士就出来了,按顺序展示各个家族的成就,一次又一次的拜龙舟,为祖先祈福。
过年的味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再看这里的龙舟,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的节日,总是嵌在每个人的心里。
[第2条]
新年的味道不仅像鞭炮的欢闹一样强烈,而且像水蒸气一样微弱、朦胧,这需要仔细品尝。
我年轻的时候很享受除夕的下午。三代老人和年轻人被围在厨房里,在薄雾中隐约可见。
爷爷把柴火放在炉子后面的火上,红光让他脸红。他的身影映在身后的墙上,晃动着。奶奶和妈妈用一层粉围着木桌,熟练地操纵着面团,在人们眼花缭乱中完成了一件“工作”,围裙和袖子上涂了一层粉。爸爸打零工,有时在水槽前,有时在灶台旁,有时在发酵面粉的大筐旁。另一方面,我忠诚地“坚持”我的祖母。
奶奶绝对是个好厨子。她拉了一片面条,在粗糙的手掌中揉搓,形成一个球。又往桌子上一压,变成了一个圆圆的蛋糕。然后拿起来用拇指按一个大小刚好、厚度分布合理的凹槽。然后我拿了一根筷子,把我最喜欢的肉放进去。然后我用手拿起面包,在手心里转了一圈。然后我扭了扭,压了压,就完成了一朵美丽独特的密封花。这种花是奶奶独有的,她为此感到非常自豪。我认真观察研究过,很有兴趣,但还是模仿不出来。
奶奶手忙脚乱,嘴里不停地说着自己在村里遇到和听到的趣事,形象生动,像个讲故事的人。别人时不时插句话,或者评论一下,或者笑一笑。奶奶眼睛周围的鱼尾纹突然变得更深了一点,但上面刻着喜悦,它们因喜悦而弯曲。那时候我还小,不太懂方言,但是看到大家都在笑,我就精神抖擞的跟着去了。玩得开心。
曾经,桌子上摆满了一排排的馒头和饺子。奶奶起身搓着手上的粉掀盖子。被压抑了很久的白雾终于可以释放出来,突兀的升起。我几乎能感觉到热气从我脸上散发出来。小厨房里很快充满了白色的蒸汽。奶奶也很快看不清了,只能看到水雾中隐约若隐若现的影子,爷爷身边的红光就像天空中的霞。很安静,没有不必要的噪音。水的清冽,馒头的清香,柴火的淡雅,一家人的气息都混在厨房的空空气里,夕阳也渗透着余晖,一起发酵,一起酿造。更温暖,更惬意,感觉像在蓬莱仙境,有雾有雾,平和不真实。只是依稀如梦。
年的味道好到不浓反而清爽。这个味道我现在还记得,但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经好几年没有机会再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