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头条、作者:风清继马云之后,邮政也气势汹汹地杀入到药店争夺战中。
图:邮政大药房 来源:中国邮政官网近日,中国邮政第一家药房正式开业,消费者不仅可以在店里买药,还能在网上下单,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能买到自己的药物。这当然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联想到邮政省、市、县、乡、村无处不在的密集网店,这意味着我们即使在偏远的山村也不用再担心买不到药。有的人可能搞不清楚,为什么连邮政都可以卖药了?这是因为药物属于物流的一部分,和快递企业有着天然吻合的基因。事实上,国家这几年正在大刀阔斧地整合药物供应链,以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高要求。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第146条正式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的审批。这意味着只要符合药品储运的要求,不仅是邮政,所有快递公司都有机会为药物提供配送服务。到了2017年1月,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从此全国进入“两票制”时代。要解释什么是两票制,我们先来看看从前混乱的“多票制”。原来,药物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至少经过五、六道交易环节,层层倒腾之后,价格高得离谱。现在,药物只需从出厂到药商开一次发票,从药商到医院等机构再开一次发票,全程只有两道环节,这就是两票制。毫无疑问,两票制缩短了环节,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流通成本,恰好给第三方企业创造了进入的空间。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培育新兴业态。说白了,邮政大药房的开业,正是国家打造“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模式的落地。2018年,中国邮政局局长马胜军召开办公会议,再次提出“要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加快发展冷链、医药等高附加值业务。”也就是说,国家将推动更多快递企业配送药物,为网上买药扫清道路。一顿操作猛如虎后,药品流通行业终于开始了破冰之旅!早在2015年10月,阿里巴巴就发布了“阿里健康未来药店合伙人计划”,与百家药品零售企业共同分享了打通线上线下的B2C+O2O“未来药店”模式。
2018年5月20日,全国首家阿里未来药店正式开业,它由支付宝联合原张仲景大药房共同打造,店名即为“支付宝未来药店”。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后,支付宝与数十家连锁品牌药店达成合作,宣布将改造全国7万多家的药店。未来药店与传统药店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加充满智慧和满满科技感。在支付宝未来药店里,用户可以享受刷脸自助支付、远程健康咨询、名医预约、信用免押金租赁、电子社保卡支付、24小时自助售药等等服务,远非传统药店所能比。
除了阿里巴巴,京东同样看中了医药生意。2015年,京东大药房成立,2017年,京东“医药云仓”落地。所谓“医药云仓”,说白了就是源头生产企业将药品提前放入京东的“云仓”中,用户在网上购买后,京东负责配送,打通最后一公里,到镇上甚至到村里都不在话下。用京东物流的话说就是:要让医药行业,感受到京东的“闪电”配送!除了下游的药店销售配送环节,在中游,顺丰、德邦等民营快递业闯进了这个4000多亿市场规模的医药流通环节,特别是顺丰的医药冷链覆盖了全国100多个地级市、1000多个县,无人能出其右。
电商与快递企业齐齐扑向医药流通行业,无非是这个行业有太多的痛点影响了人们的买药体验。到目前为止,全国有48万家零售药店,它们上游连接药品批发商,下游连接消费者。然而在这个4000多亿的零售药店产业中,最赚钱的并不是药店,而是房东和中间商。大家都知道,药品的整体成本低,毛利非常高,但是全国医药零售行业的净利润率只有2%左右。钱到哪里去了?开店租金和人力成本是大头,它们合力推高药价,一个小感冒,随便两盒药,就几十上百块了,老百姓心里委屈啊。现在,阿里、京东,就连邮政都进来了,不得不说医药行业要变天了,效率低下的传统药店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物美价廉的服务。马云曾经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现在,我们把这句话送给了全国大街小巷的药店:药店不改变,我们就改变药店。亲爱的朋友,你发现了吗?时代的步伐已越来越快,和百年不变的药店类似,那些抱残守缺的行业正经历一场摧枯拉朽的变革:银行不改变,支付宝和钱包来了;汽车不改变,特斯拉带着一大票新能源汽车诞生了;传统媒体不改变,新媒体时代到来了;出租车行业不改变,滴滴杀进来了;制造业不改变,人工智能进场了;我们回头看,那些挡住社会前进步伐的事物都在解体。就像这些传统药店一样,虽然人畜无害,但它们占据社会资源而不去想如何做好服务业、如何提高自己,那么对不起,时代必须拿你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