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自《伟人故里传奇》
传说,旌德江村有一江氏大户人家,为了后代兴旺,望子成龙,特意到邻县绩溪请了一位很有名气的地理先生胡氏前来寻求一块风水宝地作墓地。 地理先生胡氏,号称胡仙,曾为江南一带许多名宦巨贾家选过房基墓地,且百选百中,能让官家有晋升、商人有钱赚,故名声越来越大。这回,江氏慕名把他请来,料定会寻找到一块好的风水墓地。 地理先生手挟罗盘,肩背《周易》,一步三晃地走进江村。江氏家族从村口就开始用炮竹欢迎,路两旁也站满了欢迎的人群。 地理先生到江氏家自然得到款待,住东厢房,锦被玉食,好不快活。 一晃三年过去了,地理先生每日早起,手捧罗盘在村四周转悠,踏遍了四周的山地,却始终没能选到一块风水宝地。 江氏人对地理先生很不满意,觉得白养了他几年,就对他不怎么好,甚至对他刻薄起来。一天,江家一只鸡掉进粪坑淹死了,而江氏夫人捞起来煮给地理先生吃,岂料,这事被地理先生知道了,没有吃。 . 一晃已是大年三十,江氏妇人有些沉不住气了,放下脸来对地理先生说:“江村四周这么大,你也选了好几年了,怎么就选不到一块好墓地?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地理先生满面羞愧,说:“你家是旺族,选墓地理当慎之又慎。”江氏妇人又说:“这样吧,今天过年,你回去过吧!也好和家人团聚一下了。”地理先生说:“那回去过了年再来。”妇人回说:“随便吧!”江氏男人过来打圆场:“大过年的,不说这个了。先生还是到我家吃年饭,到明年春上再选不迟。”妇人说:“才三年,不迟、不迟!又没有五年、十年!”俗话说,听话听音,看人看脸,风水先生看出江氏妇人满脸的不高兴,执意要他走,觉得再呆下去也实在没有意思,便收拾了行李,决定离开。江氏妇人二指拉三指推地挽留,江氏男人虽然再三劝说他留下过年,地理先生还是走出了大门。 门外漫天飞雪,到处是一片白色。寒风裹着雪花直往地理先生的脸上扑。他拢起袖子,缩着头,走出了村口。不一会到了旌绩交界的旌德白地三节杨桃岭王宝店村庄的山路时,突然一长鸣声使他一惊,他抬头一看,猛见左边的将军打坐山草丛中忽地飞出一对仙鹤,并惊奇发现将军打坐山方圆数亩场地毫无雪花,那漫天飞舞的朵朵雪花一落地便立刻化成了水。地理先生透过风雪,眼睛一亮,那黑漆漆一块,像是乌鸦扑地,那雪一落地便化成水,一股热气腾腾的蒸气直往上升。地理先生十分惊喜,他立即攀上将军打坐山仔细察看。将军打坐山亦称石角垅,坐东北朝西南,且来龙气势足。此山犹如一位气势高大而威武的将军端详地坐着深谋军事战略一般。正前方是层层梯田和河流,河流对面一华里处便是长岗,即南山,亦称案台,南山前方远处是座高耸入云的铁帽山。若雨过天晴、天高云淡时,可见黄山天都峰和光明顶。此处风水,地理先生称“回龙望祖”。即黄山为祖山,黄山龙脉过来望祖。地理先生看着看着,不禁脱口连声说:“啊,这是块仙鹤地,好风水啊!”心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好在有了这场大雪,我才与这块水宝地有缘分啊!他想立即回头,把这个喜讯告诉江氏,由于在此耽误了许多时间,天气已暗,加上江氏妇人那张难看的脸又浮现在眼前,饥肠辘辘,离家又远,恐怕难以赶回,眼下最重要的是找个地方住下,讨口热水,避避风寒。 地理先生走进绩溪境内山岭一胡氏茅屋,茅屋中有位老妇人,见近来一个“雪人”,赶忙问是什么人?去往何处?地理先生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积雪,一边告诉老妇人,自己是地理先生,从江村回去过年,因天黑想借住一晚。老妇听说借宿,看看这人遇到难处,便点头同意他住下,只是为难地说:“我家很穷,年饭还未准备,只等儿子去城里卖柴买点荤菜回来做年饭。”地理先生说:“没关系,我只讨口热水暖暖身子,能避避寒就行。” 此时,儿子走进家门,见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很高兴。老妇人乐滋滋地忙着做年饭,便叫儿子把家中唯一生蛋卖钱的老母鸡宰了红烧,将储存的几个鸡蛋也打了做了菜,加上买的一斤肉和豆腐,一共做了荤素五样菜。地理先生看了很感动,吃年饭的时候,终于把给江村江氏家看风水和刚发现的事一并跟老妇人说了,并且说:“先人葬在这里,保准家里后代一定会大发!”妇人说:“俺老头子死了才三个月,就停在后山的灵棚里,无钱办下葬之事,还没下葬呢?”“那好,”地理先生说:“我看你家人心肠好,我要帮你们转运,使胡家出大人!”“这样吧,开过年后,你把老头子尸体烧成灰,然后把骨灰做在荞麦馃里,与江家先人一起下葬吧。”老妇人感激地不知说什么好。地理先生告诉老妇人说:“明年开春,江氏太爷下葬时,你只要听到锣鼓鞭炮响,就把荞麦馃提来卖,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第二年春上,地理先生满面春风地来到江氏家,说:“准备给太爷下葬吧!”江氏妇人狐疑地说:“那块宝地找到了?”地理先生翘起二郎腿说:“不信?”接着便把发现宝地的事有声有色地叙述一番。江氏男人马上端上茶,斥骂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妇人家,懂什么,滚一边去!”又对地理先生说:“您选个吉日吧,我马上吩咐下人立刻准备!” 地理先生掐指一算说:“后天吧!” 这天,抬夫们在锣鼓鞭炮的齐鸣声中,把江氏太爷的棺木抬到将军打坐山,已快晌午。四面八方赶热闹的人把各条山路挤得满满的。江氏男人说:“墓穴已挖好,先生您看呢?” 地理先生说:“要在‘头戴铁锅帽,鲤鱼上树梢’时才可以下葬。”江氏男人想了想,道:“这个容易。”于是,他对下人说:“赶快叫人把锅顶在头上,安排人到塘里捉一条鲤鱼,送过来挂在树上!”不到半个时辰,有人顶着铁锅来了,一条大鲤鱼也很快挂上了墓地边的树梢上了。 江氏男人又问:“现在可以下棺了吧?” 地理先生摇摇头,说:“不行,这墓穴必须要有荞麦馃垫墓底打印图——荞麦馃先苦后甜!” 这下让江氏男人作难了,这时候,到哪去弄荞麦馃?正着急,忽听见不远处来了位老妇人,提着篮子在叫“卖荞麦馃呀,卖荞麦馃,热乎乎的,快来买呀!” 江氏男人听到叫卖声,心里大喜,天助我也!赶紧唤道:“老人家快来快来,你的荞麦馃我全买下了!”胡氏夫人故意抬高价格,卖了好价钱,回去盖了新草房。 再说,江氏按照地理先生的意思,将这些荞麦馃一起排放在墓地里,地理先生一声喊:“时辰已到!”随即,炮竹、喇叭声再起响起,江氏太爷正式下葬了。 地理先生口中念念有词,忽然冒出一句:“先发江,后发胡。胡家登台拜相,江氏父子翰林!”江氏大惑,怎么扯到胡家去了。好在当时人声嘈杂,未听真切,江氏误以为地理先生是绩溪胡家人,念咒要报姓,是该念的咒语,也就没有深究。这场“移花接木”的把戏也就悄悄地演完了。 事隔多年,江氏出了父子翰林,胡家老妇人的孙子胡满龙也金榜题名,做了宰相。 胡家老妇人对满龙说:“你到京城,做大官了,那金銮殿是个什么样子啊?讲给奶奶听听。”胡满龙就比划着,殿有多高多大,柱子有多粗,殿檐有多宽,讲了半天,胡家老妇人仍在云里雾里。胡满龙干脆说:“这样吧,奶奶,我就在这里造座金銮殿给您住!”说到做到,一年以后,一个仿造的金銮殿就落成了,在造殿时故意比真金銮殿少造一柱脚,以免后患。 江氏看到胡家这样张狂,便去告了御状,皇帝龙颜大怒,道:“这还了得,传胡满龙来!” 皇帝说:“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造金銮殿!” 胡满龙不慌不忙,辩道:“启禀皇上,我自幼由奶奶哺育成人,她老人家为我辛苦一辈子,也没出过远门,更没见过金銮殿,她说她做梦都想见见,因此,我出于孝心,就仿造了金銮殿,这样,不仅满足了我奶奶的心愿,也让浩荡龙恩润泽乡间!再说,我造的那殿比金銮殿少一柱脚,还不能叫金銮殿啊!” 皇帝沉思:百善孝为先,能如此孝心,肯定对我忠心。在说又不是百分之百的全似金銮殿,于是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既是这样,朕就赦你无罪吧!”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真是有惊无险,幸亏当时留了一手,也是祖上保佑。 江氏不服气,回想当年地理先生冒出的:“先发江,后发胡”这句话,又发现每年清明节江氏做过清明后,胡氏族人也到将军打坐山面对江氏祖坟朝拜,觉得好生奇怪,认为那墓地里面一定有名堂,一定是地理先生当年做了什么手脚,于是叫人打开墓穴门面,便惊奇发现棺材下面的荞麦馃已形成一根根血筋,上绕棺木,下入土中。此时谁也不敢动它一下,否则两家俱伤。众人大惊失色,心想,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龙脉吗?江氏赶紧命人把墓穴门合上。 至此,江、胡两族相互友善,相互关照,两个大家族也从此兴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