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生于但泽,父母都出自当地的商业望族。他的父亲是个伏尔泰主义者,把英国看成自由和理智的国土。他和但泽大部分名流市民一样,恼恨普鲁士侵犯这个自由城市的独立,1793年但泽归并普鲁士时,他感到十分愤慨,不惜在金钱上受相当大的损失迁到了汉堡去。叔本华从1793年到1797年同父亲住在汉堡;然后在巴黎过了两年,两年终了他父亲见这孩子几乎把德语忘掉,感到高兴。1803年他被送进英国一所寄宿学校,他憎恨学校里的装腔作势和伪君子作风。
两年后,为讨好父亲,他当了汉堡一家商号的职员,但是他嫌恶商业生涯这种前程,憧憬文人学者的生活。他父亲之死使他有可能如愿以偿;他的母亲是决意叫他弃商进学校和大学的。
叔本华在汉堡的时候已经受到了浪漫主义者们,特别是提克、诺瓦利斯及霍夫曼的影响,他跟这些人学会了赞赏希腊、认为基督教里的希伯来成分不好。另外一个浪漫主义者弗利德里希·施雷格尔使他对印度哲学的景仰更加坚定。
他在成人的那年入格廷根大学,学会仰慕康德。两年之后他进了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他主要学习科学;他听过费希特讲课,可是瞧不起他。在整个激荡人心的解放战争中,他一直漠然无动于衷。
1819年,他作了柏林大学的无俸讲师,竟自负到把自己的讲课和黑格尔的在同一个时间开;果然如此,他没能将黑格尔的学生吸引到他的课堂上,不久就停止讲课。
后来,家庭富裕,不愁吃喝的叔本华,在德累斯顿安心过老独身汉生活。他饲养着一只取名Atma的鬈毛狗,每天散步两小时,用长烟斗吸烟,阅读伦敦《泰晤士报》,雇用通讯员搜求他的名声的证据。
他是有反民主思想的人,憎恶1848年的革命;他信降神术和魔法;在他的书斋里,有一个康德的半身雕像和一尊铜佛。除关于起早这一点而外,他在生活方式上尽力模仿康德。
“世界”这个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然而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是世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给予这个问题以独特的回答。
叔本华哲学是西方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之一,他改变了传统哲学对于“世界”的理解。在传统哲学中,唯物主义者理解的“世界”具有客观性,它对于一切人都是一样的;唯心主义者则把世界看做是某种客观精神的显现或纯粹是一种主观的理解。叔本华则回答说:世界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
所谓“表象”,是指主体对于客体的感知、认识和理解。因此,表象不是一种独立存在,它只能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方,它都无法存在。如果没有眼睛,即使太阳存在也无法感知到,并且不能感知到阳光而产生的颜色,因为没有感受它的器官;若是没有太阳,则不可能有眼睛,许多长期生活于地下或阴暗处的生物,由于从没有感受到阳光,因而没有眼睛,而且它们也不需要眼睛。没有太阳就没有眼睛,离开了眼睛也没有“太阳”。
我们所谓的“世界”因此也就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世界的一半是主体,另一半则是客体。前者不占据空间,不存在于时空中;后者则占据空间,存在于时空之中。由此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不同特征:主体,自我,是精神性的,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客体是物质性的,受时间、空间和因果律的制约,这就是所谓的“根据律”,客观事物是根据时空和因果律而存在的,它们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主体与客体相互限制,主体终止的地方就是客体,客体终结之处则是主体。
对于我们感知到的世界之外是否存在着别的事物,我们无法知道,所以也就无法断定它们存在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是依赖于感知它的主体而存在的,世界的性质取决于感知者的性质。因此可以说,每种动物都有它的世界,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世界,这些“世界”依赖于感知它的主体而存在,每个感知者就是它的“世界”的支柱,那双看世界的眼睛——不管是昆虫的眼睛还是人的眼睛——一旦关闭,“世界”也就随之消失。
不管怎么说,叔本华最后还是一个成功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叔本华在遗言中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公正、独立地理解他的哲学。这个叮嘱值得我们好好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