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玄奘简介
玄奘,俗姓陈,名袆,法名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人,因精通并传译佛教经、律、论三藏典籍,而被尊为「大唐三藏法师」,世称唐三藏,人称三藏大师。又因驻锡慈恩寺翻译经典,亦称慈恩大师。为中国法相唯识宗之创办人,着有《成唯识论》,此论为法相宗之理论基础,后由弟子窥基发扬光大之。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首,其译经总数远胜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诸大师所译卷数总和。
玄奘少时家贫,父母早逝,自幼受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之兄长捷法师之教导,传授佛法教理,博览儒家道教经典,十岁进入佛寺。十三岁破格录取出家,法名玄奘。二十一岁,于成都定慧寺受具足戒,正式成为僧人因感当时所研习的汉译佛教经典,对教义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不满于一知半解的他,就萌生前往印度取经的强烈渴望,希望能考证梵文原典以解除迷惑。
玄奘于贞观元年出发,独自一人长征沙漠,历经重重惊险,本着宁死也绝不回头的坚决求法意志,无畏挫折艰辛,于贞观五年抵达摩羯陀国,留学印度当时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依止戒贤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得其法义精随,列为十位上首弟子之一。可以说,瑜伽行派是玄奘留学生涯的主修科目,也是其一生着力的佛学思想核心,即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心识的变现,本身并非真实存在的「万法唯识」的观点。
贞观十六年,戒日王于首都曲女城举行无遮辩论大会,恭请玄奘为论主,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称扬大乘教法,并悬挂于会场门外,十八日内竟无人提出挑战,此即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辩论大会」。至此,大唐国圣僧威震五印度,被印度大乘佛教徒称以「大乘天」,小乘佛教徒尊为「解脱天」 。次年,玄奘正式辞王东归,于贞观十九正月返抵长安,唐太宗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迎接,百姓夹道恭迎,举国欢腾。
历经十七年五万余里的西行求法之旅,除佛像和佛舍利外,玄奘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深受太宗、高宗所钦佩,并赐玄奘为「三藏法师」。太宗曾两度劝其还俗出仕弃道辅政,玄奘都以「志在为僧」而坚决婉拒,于是,太宗顷朝廷之力为其设置组织完备的长安译经院,广纳全国优秀僧俗助其译经志业,玄奘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等地译经,十九年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约1300万字。这些佛教典籍不仅直接促进中印在宗教和文化间的交流,更对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的文化思潮间接产生深远的重大影响。
针对译经原则,玄奘秉持既要「忠于原典」,追求准确,又要「通俗易懂」,能让汉地群众理解,达到雅俗共赏,易于传播的弘法使命。在汉梵语文的转介翻译间,他不断地揣摩创新并提出「五不翻」原则,指出在五种情况下,对佛经术语不适宜用意译而改用音译的翻译法,即:多含不翻:如「罗汉」、「薄伽梵」等词,含有多种义涵,不可择一而译。秘密不翻:如咒语,为诸佛的秘密语,不可以字义译之。尊贵不翻:如「般若」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真如自性,不应译为世智辩聪的「智慧」。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上正等正觉」之意,玄奘之前的译经家都采取音译,故随顺古例不翻。此方无不翻:如「阎浮树」,中国没有此树木,故保留原音不翻。以上五种不翻的惯例,一直为后世的译经家所采用。著名佛学大师季羡林认为玄奘的译经风格,既非直译,又非意译,而是融会直译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上开辟一个新时代。
玄奘在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示寂,唐高宗极度悲伤,三天无法处理国事,追谥玄奘「大遍觉」。玄奘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他所传播的学说有「般若」、「瑜伽」的广博精微,又有「唯识」、「因明」的缜密周延,不管在思维法则或教学规范层面,都开创出一番新气象,对中国佛学思想的影响,极其广泛深远。由于他对佛教经论的大量翻译,不但成为弘法的依据,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语汇和内涵。在继承传统的术语翻译法的同时,又提出创新的翻译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改造,是故,后世学者以玄奘为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典为「旧译」,玄奘以后为「新译」。
由于玄奘法师对唯识经论的翻译与统整,唯识论逐渐形成一个极富思辨色彩的宗派,即「法相宗」,此宗虽在中唐以后逐渐凋零,但至民国初年,在太虚大师、欧阳竟无等人的提倡下,又重燃对唯识教义的研究与践行的薪火。至于玄奘西行万里,前往印度取经之所见所闻,则由弟子辩机记录并撰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等诸国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和文化思潮,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文献,对近代考古遗迹之挖掘,做出重大贡献,深得欧美日学术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