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条]
今天,我们十小学的一个小记者在学校四楼会议室举办了一场缝纫活动。
首先,王先生教我们如何制作香包,每个人都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开始。为了做好香囊,我们盯着老师手里来回移动的绣花针,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生怕漏掉什么细节。
终于开始做了。我拿出准备好的布、剪刀、棉花和针。我先把针拿出来,把线穿过针眼,然后把两条线对齐,打了个结。然后取出一块小方布,将两边对折,将针穿过折叠好的布,开始缝纫。最初的几针非常顺利。一到中间就骄傲起来,速度也变快了。如果我不小心,手指被一个小“口”咬了。好痛!突然一滴鲜红的血出现了。没心情打理,继续和同学一起缝。我一针一针地缝了一半以上的布,留下一个小口子,把线打结。然后小心地将布从小开口处翻过来。嗯?三角形如何变成两边都没有角的梯形?原来这两个角给我捉迷藏,我用针小心翼翼的挑了出来。
现在只剩下包装棉花和密封。装棉花这么容易。我毫不费力就填好了,但是封起来没那么容易,因为需要从里面缝,不然边粗糙了不好看。缝完口后,将香囊两边的缝线拉紧,一个香囊就“搞定”了。
这次做的香囊没有买的好。没有香味买。但是我闻到一种特殊的香味——因为这是我自己劳动的结果。
[第2条]
周五下午,学校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先生来教我们如何缝制香包。
王老师首先给我们看了她做的香包,比如“金鸡祈福”、“快乐鸡”。这些香包不仅形状生动,而且有自己的吉祥含义。而且基地都是我们当地丰富的资源——麦秸做成的,都很神奇!据说王先生每年在国内外销售大量作品。太神奇了!
王老师首先教我们把手中的布折成三角形。然后,从三角形的一个角开始缝。看着妈妈和奶奶缝衣服很容易,但是我试了以后发现很难。这个小针一点都不听话。两个针眼之间的距离不是太长就是太短。最后长度一致,才发现没剩嘴了,只好多拆线两针。
缝完后,老师教我们把边翻进去。这一步对我来说很简单:只要把两根手指伸进去抠出来。
这时,学校的铃声响了。但是棉花和香料还没放进去,下次还得吃完。
都说香包的制作方法要失传了,一定要多实践,发扬国粹,传承香包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