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来源众多,关于得姓的传说也特别多。大致归纳起来,主要有10种。
1、出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说
周灵王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相传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裔孙。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一人名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高辛生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后稷十五世孙姬发,生活在商朝末年,曾率领天下部落灭掉商朝,建周,史称周武王。自武王二十一传至姬泄心,史称周灵王,便是太子晋的生父。
太子晋聪明早慧,幼有成德。在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洛阳附近的谷水和洛水泛滥成灾,威胁王宫。灵王打算派人把这河流堵住。他则认为应该因势利导,疏竣河道。这样才能解救皇宫之急,但周灵王并不采纳。后来因太子晋据理力争,触怒了他被贬为平民百姓。
太子晋被贬以后,并没有因为不再是太子而威名扫地·反而名声更大了。相传,当时称霸于北方的晋平公有位使者叔誉,曾奉命到洛阳朝贡,见了他。谈论天下大事。两人常为了某些观点发生争论,但结果总是叔誉理屈辞穷。叔誉回到晋国。向晋平公称赞说:“太子晋年方15,才识过人。能言善辩,我们还是趁早归还原先侵占的土地吧。如若不然,我担心祸乱很快就会临头。”当时有一个叫师旷的人很不以为然,请晋平公再派他入周见太子晋。如果太子晋果真像叔誉说的那样。再归还土地也不迟。晋平公答应派他入周。师旷一见太子晋,故意高谈阔论,从天地万物、圣贤君臣一直谈到立国之道、安民之本,但到头来还是被太子晋说服。这才明白叔誉并非危言耸听。
那么,太子晋又是怎样成为王姓人祖先的呢?在历史上还有不同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一种,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载的,即太子晋被废以后,他的儿子宗敬又在周灵王的朝中担任了司徒一职,当时人觉得他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他家为“王家”。此后历代相传,“王”又演变为他及子孙的姓氏。
到秦汉时期,太子晋的裔孙一分为太原、琅邪二望,至魏晋时再分为东海等望,隋唐及以后复分为中山、河东、河内、邺郡、开闽、三槐等支,明清时期又开始迁往其他国家。目前,遍及海内外的近亿王姓人中,十之八九尊太子晋为祖先。
2、出自王子比干之后说
王子比干是古代的汲郡(今河南卫辉)王氏所尊奉的祖先。相传,王子比干是商朝国王文丁的次子,亦即帝乙的胞弟、帝辛(封王)的叔父。他的远祖帝誉,相传是黄帝的曾孙。自契14传至商汤,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商汤14代传至文丁,文再传帝乙。
关于王子比干的名字,其实包括三部分内容。其中“王子”是当时人对他的尊称,因为他是帝王之子;“比”是他的封国,这一封国在古代的沘水流域,亦即今天的河南泌阳一带;“干”才是他的名字。
王子比干与其子和微子一起被人称为商末“三仁”。他见封王昏庸无道,便犯颜强谏。封王不仅不加采纳,反而让人把他杀害。比干杀身以成仁的义举,成为后来忠义之士的楷模。因为他是王子,子孙改姓王,并发展成为王姓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王子比干的后代。在汉唐时期主要居住在汲郡一代,史称汲郡王氏。后来,又分别迁到天水(秦州,今甘肃天水)、东平(娜州,今属山东)、新蔡(今属河南)、新野(今属河南)、山阳(今山东滕州西)、中山(今河北定州)、章武(今河北行唐)、东莱(莱州,今山东掖县)、河东(漪县,今山西临漪南)等地,分别被称为天水王氏、东平王氏、新蔡王氏、新野王氏、山阳王氏、中山王氏、章武王氏、东莱王氏、河
东王氏等。
3、出自虞舜之后说
王姓中的一支,至今尊奉虞舜为祖先,自称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裔,是劝姓之王。原来,虞舜当年活动于妨水流域,裔孙在夏、商时期一直独立发展,直到周朝初年,虞舜的36代孙妫满被周武王分封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此后,虞舜的后人一直在这里生息繁衍。至春秋时期,亦即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了一场内乱,在位的陈厉公的儿子陈完避难于齐国,被齐桓公赐采邑于“田”,因此又称田完。田完及其子孙长期担任齐国的“大夫”之职,手中掌握着较大的权力。以至到春秋末年,田完九世孙田和终于废齐康公自立,建立田齐王朝。后来又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直到二百多年以后,秦国势力在关中兴起,尽灭战国诸雄,齐国才被秦国灭掉。但齐国末帝齐王建的长子田升和次子田植的后代后来都成了王姓人,原因在于:田升生子名安,在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以后,他失去王位。但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称王的辉煌,从此便改姓王。西汉末年代汉建国的王莽,就是出于这一支派。
田桓的后人也改姓了王,只是其改姓原因尚待进一步查证。
4、出自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说
周文王是周武王的父亲,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这支王姓人与出自周灵王太子晋的王姓人同源,只是所奉始祖不同。毕公高在商周之际,曾与周公一起护卫武王,被分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所以史称他为毕公高。春秋时期,他的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仕于晋国,任司徒,被分封于魏。因为是王者之后,也被称为王家。毕万裔孙信陵君无忌,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知名于魏昭王时。无忌孙卑子,在魏国灭亡时逃于泰山,至汉朝初年又奉诏入仕,任中涓,封兰陵侯。当时人因他出身王族,称他的家族为“王家”,此后便改姓王。另外,被秦始皇迁到关中霸陵的原魏国王族,也被人称为“王家”。至于汉唐时期一些著名的王姓支派,如京兆王氏、河间王氏、高平王氏、山阳王氏、风阁王氏等,也自称是毕公高的传人。
5、出自周平王太孙赤之后说
这支王姓人,也与太子晋及毕公高同源。周平王是西周及春秋之际的人,他在周幽王被人推翻以后继承王位,并将国都从镐京(今西安)东迁成周(今洛阳)。他在位51年,以至他的太子洩父先他而死。洩父有子名赤,亦即周桓王胞兄,在周平王去世后被推举为继承人。但由于他的势力不如胞弟的势力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也不得已出奔晋国。后来,他及子孙便在晋国发展,并且为了纪念自己曾有过的王者身份,改姓王。直到唐代,有一支生活在河东椅氏的王姓人,仍称他为得姓始祖。
6、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王子成父之后说
王子成父是春秋时期人,相传出自姬姓,与周朝王室同谏。他在齐孝公时(公元前616年),曾率众打败过北狄的入侵,因功被赐姓,姓王。至齐惠公时,他担任了齐国的大夫之职。他的裔孙世代姓王。至三国时,他的裔孙有魏国名臣王基。唐代,又有名臣王仲舒。二人分别以东莱和太原为郡望,说明他裔孙中有一支留居故地,另一支则远迁太原了。
7、出自战国末年西周植公揭之后说
桓公揭是东周考王(公元前440~前426年在位)的胞弟,先祖与太子晋、毕公高等人同出姬姓。考王在位时,他被分封于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人称桓公。为了把他的封国与东周王朝区分开来,后人称他的封国为西周,他也因此被称为西周植公。此后,西周又传威公、惠公等人,直到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亡国后,他的裔孙中有人迁惮狐(今河南伊川西南)或阳人聚(今临沙西北),为纪念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后来,这支王姓人被称为王城王氏。
8、出自少数民族说
王姓中的一些人,是由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发展而来的。如尊奉梁朝中书令王神念为祖先的王姓人,实际上出自乌植族。这一少数民族又称乌丸,在秦汉时居住在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大兴安岭南端),至南北朝时,已经高度汉化。其中的一支首领名为乌丸神念,初仕于北魏,后来因故南奔,仕梁,冒称太原祁县王氏,改姓王,所以又称王神念。他的儿子王僧辩在梁代官至太尉,裔孙王硅、王涯都是唐代宰相,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影响的家族,史称乌丸王氏或太原祁县王氏。
南北朝时,在北方有一支姓“拓王”的人,原出高丽族,在魏孝文帝改姓时也改为王姓,并以河南(今洛阳)为郡望,又有一支出自羌族的王姓人,原姓钳耳或箱耳,北魏世宗时改姓王;还有一支出自鲜卑族,原姓可频,孝文帝改姓时也改姓王;另有唐代的回绝族,原姓阿布思,因被王姓人收养,也改姓王。至于历史上的其他一些民族,如匈奴、白蛮、契丹、女真、蒙古、满、回、布依族等,也都有人以王为姓。
9、由其他姓氏改姓、冒姓、换姓或赐姓说
由于王姓是个大姓,历史上的来源十分复杂,其中的一部分是由其他姓氏而来的。如明朝都御史王一鹦原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原姓孙,北平指挥使王贵原姓谢,当代政治家王明原姓陈,他们后来都改姓王。当然,也有王姓改入他姓的情况,如明代工部尚书赵荣、按察副使景承芳、元末河南王扩脚帖木儿等人,他们原来都姓王。上述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改姓之王。
历史上,又有一些冒姓之王。如隋朝王世充本姓支,五代王保义本姓刘,明朝王一夔本姓谢。他们后来都冒姓王,又有王殷本姓蒋,王都本姓刘,王宗信本姓甘,也都冒姓王。
又有换姓之王。最著名的例子是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的后代,在闽国灭亡后为避仇人杀戮,分别换姓游、沈、叶。直到今天,福建沿海仍有“王、游、沈、叶是一家”的说法,四姓还有不结亲的习俗。
此外,还有赐姓之王,原因是由于皇帝的赏赐.如汉末王莽当政时,原燕王玄孙姬嘉因献符命,被赐姓王;原西汉宗室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因拥戴有功,也被踢姓王;明代,蒙古人默色特穆尔、阿达纳、济布哈、奈曼岱、啤逊等都被赐予汉人的名字,姓王。当然,也有王姓人被赐以其他姓氏的情况,如唐代,王日简被赐姓李;辽代,王观被赐姓耶律,金代,王果知被赐姓完颜,等等。
10、由复姓而来的王姓
这种情况的王姓比较多,其中大多是复姓的简化.据统计,属于这种情况的姓氏至少有15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