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俗名“小肠气”,是腹腔内容物经腹壁薄弱缺损处突出于体表而形成的肿块。
它使人偏坠难受,行走不便,或者疼痛,甚至局部坏死。有的病人晚上睡下来疝气就不见了,早上起来疝气又有了,如用手抚推疝亦可回腹,疝气好象狐狸一样神出鬼没。所以中医把这种疝称之为“狐疝”,即西医所称的“可复性疝”。当然临床上见到的还有“难复性疝”,如果疝发生坏死,就称为“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
中医外治法对前两种疝疗效较好,特别是年迈体弱,伴有严重全身性疾病以及慢性咳嗽,排尿困难,慢性便秘等不宜手术的人,外治法可以帮助疝升提而入于腹中。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患者可以选择1~2种使用。但如果发生疝坏死,局部疼痛剧烈,红肿甚至青紫,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当立即送医院,此时非手术不可了。
1.疝气带:外购,或自己用棉线束带或用布折为双层即成,折端紧压疝的部位,另一端环绕腹部再套入折端,然后绕过会阴部,结扎于腰的背面。用带前,必须先将疝内容物纳回,亦可用煅牡蛎50克,干姜末15克,水调,敷涂患处。如果疝块表面皮色无异常,可用艾叶、花椒、紫苏各30克,或蛇床子120克,桂皮2克,共炒热,放在疝带内靠疝块处。此法适应老年者,或成年初患者,对“狐疝”尤宜,婴儿腹股沟斜疝亦可。
2.生姜、葱、蒜适量,捣敷气海穴及患部,外加麸皮炒热烘熨,适应疝初起。
3.鲜地骨皮、生姜各4两,捣烂包疝囊上,痒即去之,适应疝初起。
4.用胡芦巴1两,铁锅炒黑,研末,酒调敷患处。
5.乌药、小茴香、荔枝核、煨陈皮、泽泻、木香、丁香、沉香各等分,皂角减半,于小火中略烘热,酒或醋调,在局部热熨摩擦。适应局部无红热的气滞寒凝疝痛,每日1~2次,痛止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