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走路是一岁半以前的一个重要发展指标。大部分宝宝一岁半后基本可以独立行走。但是,如果孩子在一岁半之前没有学会走路,家长就要注意了。如何划分宝宝学习走路的大概时间段?婴儿通常如何学习走路?宝宝学会走路,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宝宝,注意安全问题?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学走路
婴儿运动发育的基本顺序是:头、肩、臂、腰、腿、脚。大约7、8个月后,宝宝可以坐起来,一旦能坐起来就开始爬行。然而,有些婴儿可以通过跳过爬行直接帮助东西站起来。从发育过程来看,爬行不是站立和行走的前一阶段。
从能站起来到能和东西一起走的过渡是比较快的。大部分宝宝在9-12个月的时候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一岁以后基本可以独立行走。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孩子1岁3个月不能走路,也没有问题。但如果孩子1岁6个月还不能独立行走,就需要进行检查,尽早确定原因。
婴儿学习走路的好处1.协调身体平衡
人类是罕见的两条腿走路的动物,两条腿之间的平衡更高。学会走路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均衡发展。
2.刺激大脑发育
学会走路后,直立的姿势可以扩大宝宝的视野,会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视觉和听觉的发展对大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食欲的增长
学会走路会提高宝宝的代谢率,促进消化,进而增加食欲。走路对宝宝来说是一种体育锻炼,宝宝会吃得更多,睡得更好。
幼儿的发展第一阶段:8-10月
婴儿开始在物体或成人的帮助下尝试站立,逐渐熟悉站立姿势,慢慢掌握平衡。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做的就是支持宝宝,帮助宝宝站起来。
第二阶段:10月-12月
在这个阶段,婴儿应该练习蹲和站的连贯动作。爸爸妈妈应该给宝宝演示如何屈膝然后站起来,这样可以减轻宝宝摔倒时的疼痛。
第三阶段:12个月以上
当宝宝开始站起来握住你的手来获得平衡时,帮助宝宝往前走几步,这会给他信心。不断的练习是宝宝在这个阶段学会走路的关键。
第四阶段:约13个月
当你的宝宝开始使用墙壁和家具在家里走动时,鼓励他们这样做,但要确保家具是稳定和安全的。
第五阶段:13-15个月
基本上,宝宝自己可以走得很好。如果孩子超过15个月还走不好路,就要注意了。如果孩子18个月后仍然不能独立行走,建议尽快就医。
婴儿是如何学会走路的前三个月
婴儿的腿不够强壮,支撑不了他的身体。但是只要有支撑,他就可以用脚着地,这是早期宝宝走路的准备,这种行为可以延长到四五个月大。
四五个月
大约五个月的时候,父母可以把孩子抱在腋下,用腿跳。有一段时间,宝宝总会喜欢这样跳,就是通过锻炼来加强腿部肌肉。
八个月。
宝宝可以借助家具或者其他支撑物自己站起来,所以家长要保证家里家具和物品的稳定性,防止宝宝摔倒。这种运动对行走的发展很有帮助。不久之后,宝宝会边走几步边拿东西。有时候他可以一个人站一会儿,只要大人扶着,他就能走几步。
九或十个月
婴儿可以通过自己站立来弯曲膝盖。做这种蹲姿,掌握很多技巧是比较困难的。
* 11个月
一般来说,婴儿可能会自己站立,学会弯腰和蹲下。他可能经常牵着你的手往前走几步,但他一个人走需要一些练习。
十三个月
大多数宝宝走路都很好,有些可能走路不稳,但这是正常的。走路是一项很难的技能,独立行走需要一些时间练习。
宝宝走路前的准备1.准备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在家里,所有婴儿可以练习走路的地方都应该受到保护。
首先检查桌椅是否有尖角,摆放是否整齐,留出足够的空房间给宝宝练习走路。
其实检查门窗,因为宝宝练习走路的时候经常会握着门把手。当心孩子被门缝夹住。最好使用车门防夹垫,以免发生危险。如果窗户是宝宝可以够到的地方,最好有围栏,窗帘也不要有绳子,防止缠绕在宝宝脖子上造成窒息事故。
电源插座远离儿童,或者用塑料外壳盖住。宝宝的好奇心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2.提供帮助行走的物质条件
好的装备可以让宝宝学会走路不分心。首先要穿上合适的纸尿裤,要舒适贴身干燥,侧面弹性好,拉伸充分。其次,选择合适的鞋子,最好大一点,因为宝宝长得快,鞋底要软。
3.衣服应该合身
过宽的衣服容易挡住宝宝的视线,可能会绊倒宝宝,所以要给宝宝穿贴身的衣服。
4.营养应该是全面的
多给孩子吃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多晒太阳促进骨骼发育,这样健康的孩子才会更有活力。
父母如何帮助婴儿走路第一阶段:
家长可以让宝宝在腿上蹦蹦跳跳,帮他在腿上、床上或沙发上走几步,找到走路姿势的感觉。
第二阶段:
为了帮助宝宝练习蹲姿,最好通过玩游戏来练习。有时候宝宝把东西扔在地上,可以捡起来,可以培养他不乱扔垃圾,练习蹲姿的习惯。
第三阶段:
父母分开站着和宝宝玩游戏,让他从爸爸走到妈妈身边,给宝宝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第四阶段:
住在楼房里的父母可以让宝宝自己学爬楼梯,或者让宝宝在家里的小椅子上上下运动。
第五阶段:
如果让宝宝在斜坡上走,可以带他去公园里的斜坡,但是斜坡不要太大。家长也要提供一些支撑,防止宝宝滑落。这样的锻炼可以进一步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
这五个练习阶段是根据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来决定的。父母应该根据婴儿的发育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为什么宝宝走路晚1.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
在发育过程中,每个孩子的运动发育都不一样,早走晚走都是正常的,只要是在18个月以内。有些孩子可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比如父母走晚了,对应的孩子也晚了。
2.缺乏锻炼,错过最佳时间
可能是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错过了孩子练习走路的最佳时间,腿部肌肉没有得到有效锻炼,无法支撑孩子走路。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发育阶段,以适当的方式加强宝宝的锻炼。5个月大时,让孩子保持站立姿势,让他尝试短时间站立;6个月后,让他在大人的腿上或床上练习跳跃;当你7个月大的时候,练习蹲着和站着,记住父母要在一旁示范。蹲和站的连贯动作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8到9个月,抱抱宝宝或让他站在家具上;10个月后,当宝宝能独立稳定站立时,就接近行走。
3.缺乏鼓励和兴趣
学习走路需要父母的支持、关心和鼓励。一旦孩子获得行走的信心,就很容易行走。然而,如果婴儿学会走路,家庭不仅缺乏精神支持,而且缺乏物质保障,那么婴儿将很晚才获得行走技能。培养宝宝走路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摔倒和惊吓,不要让他有恐惧感,帮助宝宝学习。
4.骨骼、关节或肌肉疾病
如果孩子超过18个月还不能走路,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患有骨骼或者肌肉等疾病。影响宝宝走路不稳或学习迟缓的疾病包括肌肉松弛综合征、先天性一侧髋关节脱位、脊髓性肌萎缩等。有必要及时带他去看医生进行诊断。
婴儿行走的注意事项1.注意骨骼健康
有些孩子学走路时会踮着脚走路。这时,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是否经常踮脚走路。如果孩子只是偶尔踮脚走路,不用担心,但如果宝宝经常这样走路,就需要就医检查了。通常孩子的腿部动作在三岁之前都是协调的,所以在孩子三岁之前不需要太担心走路不稳。
2.注意扭伤
在这个时候,父母是最累的,因为孩子要练习走路,父母还要弯腰牵着孩子的手帮他走路,并且时刻看着孩子以防危险。这个时候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扭伤,而且由于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发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他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所以需要家长仔细观察自己的动作才能知道。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在坡脚行走,行走姿势是否正确。其次,让宝宝在床上伸伸腿,看看有没有异常。最后轻轻按压宝宝的腿,看看宝宝会不会有疼痛感。
3.注意安全
刚学会走路的宝宝很容易摔倒,所以注意不要让他们走在不平或光滑的地方,比如床或茶几。他们重心不稳,脚底受力面积小,容易摔倒。此外,注意不要让宝宝靠近河流或其他危险的户外场所。
4.注意走路的姿势
有时候因为骨骼肌发育不完善,宝宝容易走内外性格的路,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太担心。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有意纠正孩子的错误做法。比如纠正有内在性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在家穿鞋,左脚的鞋子可以在右脚上逐步纠正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