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气暴躁 小时候有这5种特征的孩子,脾气会很暴躁,现在知道还不晚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9-09 19:04:00
分享:

孩子打了别人,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有很多的家长后台留言向我咨询,因为自己捉摸不透孩子的性格,所以在碰到孩子打人时候,常常会手足无措。在面对孩子打人这件事上,我建议家长们先来了解下孩子,对照自己孩子是否有以下情况发生。

有些孩子在1-3岁的时候脾气会比较暴躁,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1.经常无理取闹,愤怒、情绪消极;

2.容易发脾气,严重时还会摔东西;

3.有暴力倾向,一言不合会欺负小伙伴;

4.经常性威胁父母,例如“你不给我买这个玩具我就不吃饭了”;

5.常常会焦躁,反抗、自闭等;

如果出现了这五种情况,那说明孩子已经有了严重的情绪问题。宝妈是不是经常在想,为什么宝宝不会分享?为什么不能体会做父母的艰辛?为什么这么暴躁?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要大喊大叫,撒泼打滚?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宝宝要经历一个学习、教化的过程才能变成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的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那么孩子从学习语言开始到5岁左右这一个阶段被称为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的孩子,也就是1-5岁的孩子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可以用几个知识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1、运用符号的能力,他们会运用语言符号,身体动作等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2、以自我为出发点,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思考问题。

3、思维的不可逆性,他们的思维是单线运行,比如他们知道自己不开心就要欺负别的小朋友,却不懂得别的小朋友不开心了其实也会欺负自己。

在了解到孩子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会有欺负小朋友、抢玩具、打架的行为了,其实科学地进行引导,孩子会越来越好,因为这就是学习的作用。

下面,就来帮助大家找方法来解决孩子性格暴躁的问题。

1、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

这是所有方法的前提,如果父母之间经常发生争吵,甚至发生了肢体碰撞,经过耳濡目染孩子有样学样,行为自然会趋向于大人。此时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温顺、讲道理。

2、善于观察,学会沟通

这一阶段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他发脾气时家长应观察他发脾气的原因。比如为什么抢别人的玩具,是因为别人手上的玩具是自己的具有领主意识?还是羡慕别人的玩具比自己的好看想要占为己有?在观察到原因之后才能好好的跟孩子讲道理。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道理。参考第一点,如果家庭环境是和谐幸福的,爸爸妈妈遇到争论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不是大吵大闹,孩子是会模仿这种好的行为的。

那么如何讲道理呢?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按照他的思路一点一点教。不要把将孩子成人化,否则你会发现你在“鸡同鸭讲”。

比如据你观察,孩子抢小朋友的玩具是因为小朋友手上的玩具是自己的,你可以这样说:“宝宝特别棒,自己的东西当然要保护好,但是宝宝想一想,如果下次小朋友手中有你特别喜欢的玩具,你想不想拿过来玩呢,你看,你把他喜欢的玩具借给他玩,下次再向他借你喜欢的玩具,你是不是能多玩很多玩具呢?”开导完之后可以先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可再继续教孩子如何礼貌的借,再跟孩子玩一玩礼貌借东西的游戏。

再比如,根据观察,许多孩子喜欢打人是希望博得家长的关注。会出现没有轻重的打爸爸妈妈,打爷爷奶奶。如果你在发现孩子是因为博关注而打人的情况下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感叹“咦......俺孩儿这么大点就会打人了?”那你就成功掉进小宝贝儿的陷阱里了。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忽视、不理睬。当孩子发生这样的行为之后,不要采取回应,冷淡处理,多试几次他就知道这样做并没有效果。当发现孩子此时非常沮丧的时候,沟通就会派上用场。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爱你,你这样无端的打我们会很痛.......”

分享、礼貌与关爱的学习都是反复进行的,多练习,耐心的沟通,孩子肯定会进步的。

3、教会孩子“说”比“动手”更重要

1-5岁的孩子,语言掌握的不够好,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所以会依赖于动作来表达情绪,在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大多会采用肢体的反抗去应对。所以宝妈们应该多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教一些词语来表达情绪。例如:喜欢、不要、好、不好、谢谢等等。

语言的训练可以用于多方面,比如穿衣服的时候拿几件衣服让孩子去选,让他自己说出来想穿哪一件。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可以问孩子,你最喜欢吃桌子上的什么菜。在游戏时孩子如果非常介意小朋友拿自己的玩具可以教孩子说出来,“我不想把这个玩具给你”

引导孩子在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时用语言代替动作,能说“不”就别动手。

家长不要有孩子说“不”的顾虑,觉得孩子不会分享,觉得在其他家长面前脸上无光。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分享是经过实践慢慢学习的一项珍贵的品质。刚开始不必强迫,可以等孩子大点的时候慢慢引导,孩子到了心理成熟的阶段再经过反复的引导很快就会拥有分享的美德。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招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给予孩子有效的回应来强化他的正确行为。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就是说当孩子按照你训练的方法做了,用“好的”“谢谢妈妈”来表达积极情绪,用“不”,“妈妈我不喜欢这个”来表达消极情绪时,我们应该给予语言上的鼓励来强化孩子的行为,要经常性的夸奖。比如“宝宝你真棒!你选的衣服真好看”,或者“没关系宝宝,你不喜欢吃这个,那我们吃那个”。有了奖励性的语言会激励孩子下一次还这么做,久而久之会形成语言代替行动来表达情绪的习惯。

4、情感辅助

情感辅助就很好理解了,绘本的阅读、故事的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都会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从故事中学会与小朋友相处的方式。也可以经常性的听一听舒缓的音乐,让孩子暴躁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另外性格暴躁的孩子要进行耐心、意志力的锻炼,在对其游戏类型的选择上应该多选择能够坐下来持续时间较长的类型。

总之,罗马非一日建成。孩子的好性格好习惯也非一日就能养成。科学的方法正确的引导也需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