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我是星小编,又到了周末啦!今天给大家整了一些以前爸爸妈妈询问过的问题,当然啦!也附上了专家解答,各位也许会在这些问题里找到自己想了解的哦~
Q:
宝宝二岁了,什么都不会,不会说话,不会应答等等,眼神交流很少,医生说有自闭症,每天我们都非常努力教努力陪他,可是他几乎没什么进步呢?是我们教的不对?
A:
实际上,家长提供的信息不够具体,很难确定家庭“努力教”是以什么方式,针对什么内容,因此难以判断是否家庭的努力“不对”。家长提到的情况,实际上是大部分星孩家长会经历的。对于星孩,他们在早期会给照料者带来很多挫败与伤心。孩子现在才两岁,是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建议前往专业机构进行技能水平评估,然后制定教育方案来实行。请把握时间!
Q:
宝宝刚刚诊断有自闭症,可我始终都没法接受这事实,可宝宝表现出来的症状明显比以前多了,现在每天看着孩子都好难过什么办?
A:
家长目前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产生了负向的情绪,是许多星孩家长会经历的一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会这样,绝对绝对不是家长的错,也不是所谓天意的惩罚,千万不要将这种难过上升为焦虑、抑郁,到时候可能就会更辛苦了。家长可以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1、我爱这个孩子吗?2、如果这个孩子之后一直是这样,甚至更严重,我还能像现在一样爱宝宝吗?3、有什么我能做的来帮助这个孩子努力长大吗?如果有答案,相信内心会好过一些,也能更为坚定、坚强。如果无法有答案,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有时候倾诉本身也是一种治愈。为人母亲/父亲,坚强是一种本能。加油!
Q:
我的孩子1岁了7个月不会说话就诊时医生考虑自闭症,经过半年干预,现在2岁1个月,医生评估说达不到诊断标准了,但我感觉他和普通孩子还是有区别,还是很多自闭症特征:发音不清,主动分享语言少,爱闹情绪,没什么兴趣爱好,我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A:
首先,诊断带来的并非是百分百的真实。现在医生认为孩子达不到诊断标准了,那么孩子的问题还存在吗?是的。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在这些方面做训练。因为孩子年纪还小,早期干预的效果是最好的。请千万一定要坚持。
其次,孩子发音不清,我们需要确认孩子口唇舌肌肉发育的情况,是因为生理条件达不到还是语言没学好呢?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那么孩子的情绪问题,是全世界父母们共同的烦恼。我们能做的就是确认孩子闹情绪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逃避不喜欢的事情,获得妈妈的关注,还是为了吃到想吃的东西?确认了以后我们针对具体的事件进行干预。如果是为了逃避,那么可以调整不喜欢的任务,加上一点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如果是为了关注,那么给予关注、拥抱、抚慰都能缓解情况;如果是为了吃到想吃的东西,给不给,给多少,怎么给,都是根据具体的事件来制定的。
至于兴趣爱好的部分,孩子现在没有,并不代表以后没有,不是吗?甚至有的成人除了逛淘宝看韩剧也没什么其他爱好了。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给孩子多样的机会可以接触不同的事物,例如有些课程是有体验课的,有些书籍是可以触摸的,等等,都可能成为孩子发现、形成自己的兴趣的重要刺激。请耐心一点哦。孩子毕竟才19个月呢。
希望这样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家长。目前为止,家长已经很坚强很努力了,孩子也因为家长的努力有所改善和成长。要记得感谢自己,感谢孩子!辛苦了。
Q:
你好陈医生我孩子五岁半了他不愿做的事嘴里就发出嗯嗯的声音,问他干什么他说喝歌,还有他有时看着一样东西感觉很兴奋又跳又笑的比如一张报纸、一本书等他觉得很好笑一样,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干预?
A:
首先,孩子在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发出嗯嗯的声音,这影响到他完成这个事情吗?如果影响,那么我们可以给予一些奖励,例如制定一周的得分奖惩,做了几件事给几分,这些分数可以兑换相对应的奖品,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孩子对不愿意的事情的反抗程度。如果不影响,那么也就没有干预的必要了。
其次,孩子看到某些东西兴奋的又笑又跳,这有什么问题吗?这影响到他日常生活了吗?如果没有,那么个人认为没有干预的必要。更好的处理办法是,孩子又跳又笑的时候,家长将他搂到怀里,悄悄问他:你在笑什么呀?妈妈/爸爸也很想知道呀。你可以告诉我吗?我也想和你一起笑。养成孩子分享自己感受和体会的习惯,这对于孩子后续社会性的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而且还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状态。
希望家长放松一些,不要太过焦虑,也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由来成长!
Q:
宝贝现在4岁,自闭症接近中级,有自主语言,社交能力差,目光不爱与人对视,其他情况都还好,上过一年幼儿园,现在就是对家以外的环境很排斥,出入玩可以,但是上幼儿园就使劲哭,使用各种手段只能暂缓一会,冷处理也没有用,一哭闹就是好几个小时,培训学校去过一次,再去到了附近都不进去,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很苦恼,请问医生应该怎么办呢,谢谢。
A:
家长提到了孩子去陌生环境玩不排斥,但上幼儿园很和去培训机构都有不良行为表现的情况,基本上我们就可以确定孩子是为了逃避不愉快的任务而产生的这些表现。
我们需要确定孩子的不愉快感来自什么部分,例如不愿意去幼儿园,是否因为与同伴相处不好,还是因为规则太多被束缚了,等等,然后进一步来确定应对方式。如果与同伴相处不好,那就多创造同伴相处的机会,家长在一旁引导,让孩子体会到与同伴良好关系的乐趣,自然就解决幼儿园问题了。
至于培训机构,一般就是为了逃避被迫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情境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培训机构,比如巧克力棒,告诉孩子,老师帮我们准备了巧克力棒,我们一起去拿巧克力棒回家吃好吗?然后带着孩子去拿巧克力棒,边吃边在培训机构里溜达,但不要做训练,吃完就回家。日常生活中就不要再提供巧克力棒了,让孩子把培训机构与获得巧克力棒的唯一地方这个概念联系起来之后,慢慢的,孩子完成五分钟的任务才能拿到巧克力棒,同样溜达,吃完回家。慢慢再增加训练的时间,直到课程上完再给巧克力棒,溜达,吃完回家。这样一来慢慢孩子就能接受培训机构的存在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确定孩子的详细情况,以上方案供家长参考,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必要时还需要和培训机构的老师商量配合。希望能够帮上忙,加油!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责任编辑:觅健星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