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中耳炎症状
最新调查显示,62%的宝宝曾在1岁以内患过急性中耳炎,3岁以内的比例竟达到了83%。然而中耳炎却不像感冒,发烧,咳嗽那样一下就能看出来,再加上小宝宝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因此家长往往不容易察觉。
若家长发现宝宝经常哭着拽耳朵、发烧、听力降低、拒奶、耳朵疼痛或有异味,甚至耳朵里流脓的话,那就不得不怀疑一下,宝宝是否患了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
典型特点:发烧、耳朵疼是急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烧和剧烈哭闹,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急性中耳炎。对于小宝宝来说,没有办法说清楚自己哪里不舒服,加之很多时候宝宝是因为先感冒之后才诱发中耳炎的,可能会被当做感冒来治疗,而延误中耳炎的治疗。
因此,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很可能是宝宝患上了急性中耳炎的一些小症状,家长一定要留意:宝宝总是左右摇头,或是不停用手摸耳朵;不明原因发烧38℃以上,采取治疗感冒的措施3天,症状仍不缓解;宝宝晚上持续哭闹,无法入睡;耳朵里流出黄色黏稠液体,或是早上起床时发现宝宝耳朵周围有干燥的黄色固体物。
【渗出性中耳炎】
典型特点:宝宝出现听觉障碍,跟他/她说话时,反应明显迟钝。
口鼻炎症导致宝宝耳管功能下降,鼓膜内部出现渗出液并积存,从而引发渗出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容易出现在中耳炎治疗后期。因为耳朵内出现积液所以宝宝的耳朵会像被堵住了一样,听不清楚。渗出性中耳炎一般不会出现耳朵疼的症状,也不会发烧,因此比较容易被忽视。
宝宝中耳炎怎么治疗
【感冒后要提防急性中耳炎】
感冒后,细菌病毒从鼻子口腔进入耳朵引发炎症,就可能导致急性中耳炎。因此,宝宝一旦患上感冒,一定要及时治疗,并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出现急性中耳炎的相关症状。
【不要躺着喂奶】
躺着吃奶的宝宝,奶液容易流入耳朵内,如若发生感染,就会导致宝宝患上中耳炎。此外,宝宝在洗澡、游泳时难免耳廓部着水,如果不能及时将水清理,也很容易诱发中耳炎。
【正确擤鼻涕】
很多家长给宝宝擤鼻涕,都是轻捏双侧鼻翼让其用力往外擤,用劲儿小了擤不干净,用劲儿大了耳朵会出现短时间的堵塞感、闷胀感,甚至会出现耳道疼痛且耳鸣。加上宝宝不懂得力度的把握,所以非常容易出现急性中耳炎,情况严重时还会影响其听力。
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是:我们应该先压迫一侧鼻翼,然后轻轻擤出对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再用同样的方法排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对年龄偏小、还不会擤鼻涕的婴幼儿,家长可先用细橡皮管或塑料管将鼻腔的分泌物抽吸干净,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后,然后用清洁的棉签缓慢插入鼻腔,边转动棉签,边向外将棉签退出,拭净鼻腔内残余的鼻涕。
【湿毛巾冷敷可以缓解耳朵疼痛】
把毛巾在冷水中浸湿,然后要拧得很干之后,再敷在宝宝的耳朵上。冷敷时不要把宝宝的耳朵弄得太湿、太凉。如果疼痛剧烈,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滴耳液缓解疼痛了。
【耳朵流脓一定要勤清理】
耳朵流脓时,家长可以用湿的纱布轻轻地帮宝宝擦拭干净。如果耳朵持续流脓,用抗菌素治疗也没有改善的话,就需要切开鼓膜排脓了。不过家长不用过于担心,排脓时一般只需要在鼓膜上切开1-2mm的小切口,通常2-3天就痊愈了。
【配合医生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
渗出性中耳炎很容易在急性中耳炎将要治愈的时候发病。这和父母看到宝宝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没有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有很大关系。因此,如果宝宝需要抗菌素治疗,就一定要坚持给宝宝按疗程用药。即使急性中耳炎的症状已经消失,也不能放松治疗。
若怀疑宝宝患有中耳炎,家长最好带孩子就医耳鼻喉科,由医生进行详尽的检查。若诊断为中耳炎一般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或其他途径应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但是有一点家长务必要牢记就是,用药结束后或是症状缓解后一定要找医生复诊,不可擅自停药或放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