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部良性的常见病,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简单来说,鼻息肉就是鼻腔里面长了一块多余“肉”,从而影响鼻子呼吸。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儿童鼻息肉的发病率比成人低,幼儿中极少发生,但复发率比成人高,目前认为十岁以内的小儿鼻息肉在手术后极易复发,但在10岁以后复发的情况明显减少。
鼻息肉的症状
儿童鼻息肉好发于上颌窦、筛窦、中鼻甲和中鼻道,其中儿童又以突入鼻咽部的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最为常见。儿童鼻息肉常见症状表现为:
1、鼻塞:鼻塞,鼻气流不畅、说话有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都是儿童鼻息肉最常见的初期症状。
2、鼻涕增多:多涕也是常见症状,分泌物呈粘性或粘脓性,量可以时多时少,但常不能干净。
3、嗅觉功能障碍:长期鼻息肉的阻塞,影响上鼻道嗅区对气味的感应,久而久之,多会出现嗅觉障碍。
4、部分病人会有头痛现象。
5、其他并发症:
①对于突出到鼻咽部的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因常常会阻塞咽鼓管,会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听力下降、低频耳鸣等。
②严重的双侧鼻息肉还会引起面部改变,鼻背塌陷,形成“蛙鼻”。
③长期的鼻息肉病人还可能会引发哮喘,临床上把鼻息肉、哮喘和阿司匹林不耐受称为“三联征”。
④鼻息肉也会引发增生性鼻窦病(HSD),鼻窦病变加重了鼻部的症状。
鼻息肉的治疗
鼻息肉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极易复发,尤其是儿童,复发率要高于成人。鼻息肉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目前,主张综合治疗,单一的手术治疗而不注重手术期的相关处理,容易复发。
一、药物治疗
主要为糖皮质激素疗法,由于激素的使用,对儿童有一定的影响,应做到合理使用。
1、初发的较小鼻息肉: 息肉较小,位于中鼻道或总鼻道中,可以直接使用鼻喷激素,每日2次,连续使用4周左右,如息肉变小甚至消失,鼻喷激素减量后可考虑停药。
2、初发的较大息肉:息肉较大,已达下鼻甲前端,或已经突入后鼻孔的上 颌窦息肉,在使用鼻喷激素每日两次的同时,还需要口服强的松,早上8点前每日一次,连续使用7天,后要减量,不要超过2周,停药。
适当使用抗生素抗炎和防止感染。鼻喷激素在儿童连续使用总量不要超过3个月,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3、鼻息肉手术后:仍需要进行鼻喷激素的治疗,一般术后连续使用鼻喷激素12周,定期复查,后应逐渐减量后再停药,避免反跳现象的产生。
二、手术治疗
对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主流为鼻内镜下息肉摘除手术,在彻底清除息肉组织的同时,手术应开放上颌窦开口和开放筛窦,重建中鼻道结构,同时应减少对鼻腔粘膜的损伤,防止复发。
对于儿童常见的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近2年来我科采用泌尿外科用球囊导尿管对上颌窦口进行有效扩张后,再摘除上颌窦内和鼻腔内息肉。该手术方法简单,又非常适合儿童鼻-鼻道复合体的自身解剖特点,手术中出血极少,熟练操作后手术时间也不长,术后恢复快,无中鼻道狭窄或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粘连等传统FESS手术常见并发征。同时如果复发,由于对中鼻道结构少有破坏,为再次手术预留了较大的手术空间,是治疗儿童上颌窦炎、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新方法。
手术后的随诊处理应严格进行,因该病在儿童极易复发,术后随诊至少不得少于1年。术后适当使用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等是必要的。很多复发的儿童除自身因素以外,多数是没有很好地进行围手术期的处理,这点需要特别重视。
鼻息肉的预防
由于鼻息肉的发病与变态反应和长期鼻部炎症有关,预防鼻息肉,可以从以下几点注意: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均衡饮食,营养搭配,避免致敏食物和其它过敏源,尤其对于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的患儿。
3、积极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4、手术后患儿应按时复诊,进行鼻腔清理,直到鼻腔粘膜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