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操追悼会赴鄂支援专家陈作兵:面对新冠病毒要“不卑不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6-27 00:08:40
分享:

赴鄂支援专家陈作兵:面对新冠病毒要“不卑不亢”

中新网杭州10月1日电“疫情需要常态化管理,尤其秋冬季,要警惕新冠病毒和其他呼吸道普通感冒的区别,避免混淆在一起。”10月1日,正在医院值班的陈作兵在连线中对记者说。

陈作兵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作为“浙江省支援武汉第一批重症肺炎国家队”队长,他带队前往武汉,进驻湖北省人民医院ICU。经六十多个难眠的日日夜夜,ICU艰难的形势最终被极大扭转。

如今,在“陈作兵们”的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陈作兵建议:“要把新冠肺炎当成一个疾病来看待,‘不卑不亢’。过度恐慌实际上也会影响人的免疫力。”

赴鄂支援归来的陈作兵。 受访者本人供图

紧急组建医疗队:“我第一个站起来”

疫情初期,陈作兵一直在一线,积极参与浙大一院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2月1日12时,接到紧急组建医疗队的会议通知时,陈作兵正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参与病人收治工作。

“当天下午1点开会,提出要两个小时后需要提交队员名单,次日早上8点前要进驻武汉。”陈作兵回忆,尽管任务时间紧、风险大,会上文件宣读完毕后,他第一个站起来说:“我去。”

“我有急诊和重症医学的经验,应该站起来。另外一方面,我年龄较轻,感染甚至死亡的危险性小一点。最后会议决定,派我率队去。”陈作兵说,会后回到办公室,自己“喝了一杯又一杯水”来压制自己的焦虑——他选择不将这份焦虑传递给九十多岁的母亲,决定“到武汉再慢慢解释”。

当天17时,一支由陈作兵带队,包括李兰娟院士在内的十余人组成的精锐医疗队就在浙大一院集合。当天,高铁、飞机的票都已售空,陈作兵一行只能选择绿皮火车,20时出发,次日5时到达武汉。

“我们几乎一夜未眠,就坐着看窗外漆黑的夜空,说实在的,内心很害怕。”陈作兵说,当时的武汉“人人自危”。“武汉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医疗物资比想象中还要紧缺。”

带来曙光:病死率大幅降低赢得疫情拐点

陈作兵一行抵汉后,当天进驻湖北省人民医院ICU。当时,该ICU收治大量危重症病人,由于医疗资源的紧张、医务人员的连续作战以及新冠病毒的复杂性,该ICU病死率近100%。

令陈作兵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躺在ICU病床上的急诊室护士长,陈作兵说,她的肺部有大面积的阴影和积液,氧饱和度和血压都在往下掉。情况危急,医务人员紧急为这位护士长进行气管插管。这是陈作兵参与救助的第一位武汉病人。后来,经过20多天的精心照料,这位护士长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赴鄂支援期间,在病房工作的陈作兵。 受访者本人供图

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湖北省人民医院ICU的死亡率从100%下降到20%,这背后是陈作兵率领的医疗队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上的付出。

因为操心病人和队员的安危,陈作兵和许多医务人员一样,在武汉期间有严重的失眠,体重一度减轻近20斤。即便如此,陈作兵依然觉得还留有遗憾:“我们第一天是下午进驻的ICU,如果能在到达的当天上午就进驻,或许还能救一两个病人回来。”

作为康复医学的专家,陈作兵还将俯卧位呼吸疗法带入了武汉的治疗方案中。“通过俯卧位呼吸步骤,血流和通气部位从肺的底部和后部变成肩部和肺的前部。”陈作兵介绍,尽管俯卧位呼吸疗法可能会加大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但在整个救治过程当中医疗效果显著,一些需要气管插管的危重症病人在使用该疗法后,第二天就可以关掉机器自主呼吸,极大降低了病死率。

经历过至暗时刻,守得云开见月明。谈起收获,陈作兵说:“除了在业务能力上的提升,还感受到全国力量汇聚时,各省市之间、医护人员之间的‘家一般的温暖’。”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