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是一本由顾城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4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顾城的诗》精选点评:
●这本书让我很不爽,不是内容,是它的封面设计,那一坨坨蓝色线你要闹哪样,每次我都觉着是有人用钢笔在上面画的,倒胃口。
●顾城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天真又略带感伤
●小时候最喜欢的诗人,顾城向我展示了汉语的种种可能。当年在他的启发下写了不少烂诗
●才华真是上天赐予的无价宝。
●很多东西,虽然时光流逝,忘了~ 但早已经成为我们心的一部分。
●江源的书,不知还在不在
●我没有鳃 不能到海上去
●无论是装帧还是内容,都是我理想中的模样~其实不太喜欢顾城其人,但他的诗就还好啦~
●这个,人格分裂
●《小巷》和《小贩》是最骚的。作为抒情诗人,顾城即便写的是悲剧,也都是童话,黑色的童话。
《顾城的诗》读后感(一):愿你别太像我
封面这线条是他签名还是啥?以为哪个傻逼乱画的呢
他的诗其实蛮苦的 有很多和那个荒唐时代有关的 不太能有共鸣
他就只是在逃避 苦难和他描绘的世界是割裂的
这姐们儿真给顾城丢人 谁会在借来的书上用水笔写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
始终没有长大
做人别学顾城
他就是任性的孩子 要一切纯洁无染
他写给儿子Sam的那首诗 最打动我
他很可怜 他自己都处理不好 他不该结婚不该生孩子
我对他大概是同类的抵触
他的咏古哲十章不错
给儿子的遗书我泪目了一下
愿你别太像我。
《顾城的诗》读后感(二):性格决定命运
2019年 第36本
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
顾城的悲剧还来自于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失落。他是在中国成名的,他的作品也都是中文作品。离开了中国,顾城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他的英语又不好,从1988年起,顾城开始拒绝学英语,激流岛上他是唯一一个不说英语的人。儿子寄养在别人家后,小时候学会的一点汉语渐渐遗忘,顾城与儿子最后已经无法沟通。他作为诗人的生命,在他决定定居新西兰起,就已经死亡了。但是,新西兰的激流岛,在顾城的眼里,就是他的桃花源,一个幻想中的乌托邦。然而,诗人身份的死亡结局是顾城不曾预料也不能接受的。他始终抱持着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艺术家的优越感和特权意识,但是,在新西兰,他能够发号施令的对象,只有他的家人和情人。一旦情人离去,妻子的崇拜也在明显消失,顾城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他认为是全世界抛弃了他。
贾宝玉的和谐又舒畅的童年让其学会了容忍、宽恕、谅解及大度,而残酷又冷漠的童年让顾城沾染了自私、狭隘、暴戾和脆弱的习气,所以顾城向别人举起利斧时,贾宝玉最终选择了出家以求自身的安宁。
《顾城的诗》读后感(三):人生如蚁而美如神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伟大的诗人往往都是天才,而优秀的诗人往往英年早逝。顾城开始写诗的时候还只有几岁,孩童的心里深藏梦幻和童话世界,顾城死的时候也不过37岁,尚未达到中国人”不惑“的时候,但却已经走过了飘摇半生经历了许多情感上的折磨。
顾城曾在和香港诗人王伟明的对谈中聊到过成为大诗人要具备的条件,他认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就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他也提到自己:”是个偏执的人,喜欢绝对“。他父亲顾工无疑是他诗歌写作路上的领路人,但是成就他写出那些名篇的是他充满诗意的燃烧着的灵魂,这点从他的作品和谈话中不难察觉。
很多人最早读到顾城的诗,大概都是那一首只有一句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初读的时候尚且年幼,只是觉得文字很妙,但也记了下来没有忘记。大概前年看了蒋昌建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视频后,最后那句点睛之笔的《一代人》又勾起了我对顾城的兴趣。一个写出这样句子的人,一个和海子北岛一样常被提起的诗人,是个怎样的人,又会写出怎样的诗呢?
好的诗很难去具体分析,好的诗应该要做的是去虔诚的感受。伟大的诗人往往都有圣徒的品质,而合格的读者必须要潜心去体悟。在《避免》里的忧愁,在《门前》里的宁静温柔,在《远和近》里的距离感,在《墓床》里的倦怠和安详,好的诗歌永不过时,那些金句现今仍然熠熠闪光,人生如蚁而美如神,诗不过是些句子,却令人心潮澎湃。
《顾城的诗》读后感(四):顾城顾城
/
我长久凝视书封面顾城的照片,觉得顾城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杀人。他长得不像海子那样丑。他面相中正,双眼沉黯又有神,穿着白色衣服住在厘米见方的黑白照片里,显现出孩童般纯白的纯洁。
/
前半部分一些诗歌的韵脚,处处显现少年的自矜。读书后第一印象不太喜欢他的风格。直到厌倦于两百多页突然从后翻起。
先看了给写给Sam的诗,后看了他的四封遗书。然后我发现像深壑上覆盖的薄薄一层白色纱布一样,我之前看到的不过是脆弱而美丽生命中有意无意真实的谎。
/
少年会沉溺于截然不同的灵魂。
[7/7然而这样是十分错误的]
疼痛在诗行中是美丽的。
/
个人对顾城前期的诗的偏见
(来自我的小本本5/11)“在写诗时会刻意回避押韵,防止造成意象的刻意与愈来愈快地朗读。会追求音律美,停顿后的息止的犹然,特殊的断句,告诉他们如何读我的诗。我希望的朗读不是火车轧地由于多普勒效应而愈加高频的激昂论调,而是暮春杨柳风中,清冷女人出人意料的病态细长的轻叹。”
我不喜欢格律不健全的现代诗的押韵。或长或短的句子产生伸长延展的朗读质感,又在草草的押韵中结束,不免令人扫兴。
顾城前期诗歌意象的选择富有八十年代特色,诗歌、梦、路、太阳、我们、相信的字词高频出现,意象的局限性造成感受的局限性,在狂躁的读者(也就是我)心中并未产生朦胧的美感。
愚蠢的我更喜欢后半部分。
(我好刚第一次用如此坚定的口气说话)
《顾城的诗》读后感(五):特别喜欢的一些诗的摘录。
天 白云是天的雪山; 碧空是天的海洋; 阳光是天的熔岩; 阴霾是天的煤矿; 星团是天的城市; 流星是天的车辆; 天上的一切只能遥遥相望, 所以天是幻想的家乡。 我 的 幻 想 我在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晨(二) 太阳—— 红闪闪的目光, 扫过大地。 万物都在肃静中呆立。 只有一颗新生的露珠, 在把阳光, 大胆地分析。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累倒了。 黄尾的太平鸟, 在我的车中做窝。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的偏僻的角落。 太阳烘着地球,像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隆,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摄 阳光 在天上一闪 又被鸟云埋掩 暴雨冲洗着 我灵魂的底片 1979年6月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你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1980年6月 雪人 在你的门前 我堆起一个雪人 代表笨拙的我 把你久等 你拿出一颗棒糖 一颗甜甜的心 埋进雪里 说这样就会高兴 雪人没有笑 一直没作声 直到春天的骄阳 把它融化干净 人在哪呢 心在哪呢 小小的泪潭边 只有蜜蜂 1980年2月 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1980年6月 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1980年10月 我知道了,什么是眼泪 我知道了 什么是眼泪 雨水 在荷叶的掌心滑动 浸湿了小手帕 使上面的花朵 变得鲜艳 蜜蜂,用鼻子唱歌 从一叠登建筑中飞出 拿着透明的小桶 它要结婚 要在月亮们到来之前 洗刷新房的墙壁 我知道了 什么是眼泪 忘记了路标 在一阵微笑中 跌得粉碎 惊魂不定的水母 都游进深夜 海洋里没有声音 没有任何猜测 有多少星星 有多少星星溅起的水泡 就有多少生命 我知道了 什么是眼泪 乌云 一片又一片黑帆 放射着闪电 追赶浪花 在洗劫的路上 撒满天真的种子 耕耘的季节已经过去 沙地上 鲽鱼的眼睛半闭半睁 不知痛苦的贝壳说 我要心 我知道了 什么是眼泪 1980年12月 悟 树胶般 缓缓流下的泪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们相恋的 是共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欢 1980年6月 早发的种子(部分摘录) 我从没被谁知道 所以也没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 并不是我的目的 1981年1月 土地是弯曲的 土地是弯曲的 我看不见你 我只能远远看见 你心上的蓝天 蓝吗?真蓝 那蓝色就是语言 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 微笑却凝固在嘴边 还是给我一朵朵云吧 擦去晴朗的时间 我的眼晴需要泪水 我的太阳需要安眠 1981年1月 等待黎明 这一夜 风很安静 竹节虫一样的桥栏杆 悄悄爬动着 带走了黄昏时的小灌木和 他的情人 我在等 钟声 沉入海洋的钟声 石灰岩的教堂正在岸边融化 正在变成一片沙土 在一阵阵可怕的大暴雨后 变得温暖而湿润 我等 我站着 身上布满了明亮的泪水 我独自站着 高举着幸福 高举着沉重得不再动的天空 棕灰色的圆柱顶端 安息着一片白云 最后 解会散了 一群编婚星从这里路过 她们别着黄金的胸针 她们吱地说 你真傻 灯都了 都把自己献给了平庸的黑暗 影子都回家了,走吧 没有谁知道你 没有谁需要 这种忠诚 等 你是知道的 你需要 你亮过一切星星和灯 我也知道 当一切都静静地 在困倦的失望中熄天之后 你才会到来 才会从身后走近我 在第一声鸟叫醒来之前 走近我 摘下淡绿色长长的围巾 你是黎明 198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