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的故事》是一本由[美] 查尔斯•寇尔森 / 哈罗德•费科特著作,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78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观的故事》精选点评:
●非常值得一读,对成功的和不成功的人
●美好人生三要素:良知、爱和使命
●非常精彩~~
●也许这是一部我所看过的最好的见证形式的福音类书籍。整本书作者在讲别人的故事其间还穿插自己的故事,提出的问题让人深思。
●“凡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行为的力量胜于言辞,他们用自己的工来作见证。
●有着不平凡经历的人给出不一样的人生观
●有着不平凡经历的人给出不一样的人生观
●如果我出生在西方 也许我就是最虔诚的基督徒了
●需要再读一遍
●: B821-49/3224
《人生观的故事》读后感(一):这是一本对现代文化反思的一本书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对现代文化有过任何的思考,以至于并没有发现自己其实正在受着现代文化的毒害。在当今商业发达的社会,我们似乎理所当然的认为,钱权在我们的生命中是至关重要的。一切与未来成功无关的事情尽量少去接触和做,我们的生活的绝大部分都是围绕工作展开。做决策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我们自身。而这也是现代文化所极力提倡的:人要为自己而活。然而,书中通过列举作者所见所闻,证明为自己而活得人生到最后必定会凋零。在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似乎忽略了我们其实是生活在一个与其他人有关联的社会中。个人主义势必导致对其他人的忽视,忽视家庭、朋友、社会乃至国家。个人主义也将会导致一个人变成一个势利的人。因此,作者认为,人只有为他人着想,他的人生价值才会显现出来,他的生命才会有生机。
然后书中的第三部分算是作者宣传他的宗教信仰的部分。对于无神论以及宗教,我个人的看法是偏向宗教,因为到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两者其中之一。而宗教其实可以给予人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我个人偏向宗教。
《人生观的故事》读后感(二):“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正在追求寻的人和已经放弃追寻的人”
我再次被自己的眼光所折服。在书店里,这本书只翻了几页就决定要买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很显然,这是一本探讨人生的书,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实例和深入,没有毫无意义、枯燥乏味的抽象和议论。
在书中,作者试图去解答“人生追寻者”提出的问题。关于追寻,作者引用了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帕斯卡尔的名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正在追求寻的人和已经放弃追寻的人”。如果你尚是一位“追寻者”,请不妨读读此书,不一定有答案,但也值得花这个时间。毕竟,每个人都曾经或者正在向往美满的人生。
另外,本书的作者是水门事件时候的总统首席顾问,事件发生后作者被判入狱,此书是在出狱以后写成的。
=========
关于作者对“上帝之存在”的辩护我并不认可。因为我生性“叛逆”。
但我并不否认存在某种高于自身之上的东西,我无言以名之,将就称之为“存在”。
这种难以感知的存在会带来困惑、害怕、犹豫,甚至是烦闷和恐惧,这种对不知的敬畏也许是生命前进的不竭动力。其他一切,皆有此来。
《人生观的故事》读后感(三):寇尔森自己的信仰见证(他在1973年信主的故事)
359 1973年夏天,寇尔森在度假时,给新英格兰最大的公司Raytheon公司的总裁汤姆·菲利普打电话,说去拜访他。当见面时,寇尔森惊讶发生汤姆与以前见到时的样子判若两人。寇尔森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汤姆回答他。寇尔森说,“至今我都能记得汤姆当时回答的原话:‘恰克,我已经接受了耶稣基督,并且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委身给他。’我听到后不无紧张地改变了话题。在那以前,我从来没听过有人说出那样的话。当时在我心中,耶稣只是一个古代历史人物。”
后来,寇尔森再去他家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汤姆说,若干年前他在纽约参加葛培理的布道会,听到的信息让他内心有奇妙的感动。后来葛培理邀请听众,他也走上台,决志将生命交给耶稣。然后汤姆从书桌上拿下一本书,问寇尔森可否允许自己为他读其中一章的内容。那本书就是鲁益师的《返璞归真》,汤姆读的那一章是“大罪:骄傲”。p360
“汤姆读那一章的时候,我经历到生命中的颠覆性的一刻。我发现自己的生命正是陷于鲁益师提到的那种我们很容易从别人身上发现,但却很难在自己身上看到的罪:那种想作自己生命的主的自大傲慢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那的确就是我旧的生命即将死去前的一刻。”p360
鲁益师在书中写:“一个内心骄傲的人无法认识上帝,因为他骄傲,所以看不起人,看不起一切。因为他总是高高在上朝下看,所以看不见在上面的上帝。”p361 间引
那一晚,寇尔森心里难受,等不及想离开汤姆家。离开前,汤姆为寇尔森祷告,寇尔森觉得那样温暖感人。然后,寇尔森离开,坐上车,开动,但开不到一百码就停了下来,泣不成声。一生中,他第一次真正审视自己的内心,第一次深切地看到自己的罪。~~~~他哭喊着向上帝祷告。半小时或一小时,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他“经历到一种完全降服和释放的感受。在那一刻,我知道上帝是一位真实的、有位格的上帝,而且他已经吹垂听了我的祷告”。p361-2
《人生观的故事》读后感(四):印象
维特根斯坦临终前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为美好的一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刑前获释,他写信给哥哥,他这样说:“当我思想过去,想到自己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上所浪费的时间,想到自己在空虚、犯错、懒惰、生活上的无能中所耗费的光阴,想到自己是那样轻看生命的价值,想到自己是怎样背离自己的良心和灵魂行事,我的心就像在流血。生命是一件无价的礼物。……现在,我的生命已被彻底改变,我已获得了新生。哥哥!我发誓我决不会再丧失希望,我发誓要永远保守心灵的纯洁。我经历重生是为了要经历一个更好的人生,这是我所有的希望,也是我心灵的唯一慰藉!”(后来沉迷赌博,真实)
苦难并不会造就重生,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我们如何回应这些危机。追求美满人生不是找到自我,而是放弃自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将自我置于次要地位,从而在他人中重新定位自己。我们与那些罪犯,并不是质的区别,只是程度的区别而已,只要我们真诚地审视自己,我们就不该陷入自义。陀在监狱的时候,他经受了狱友兄弟般的友情,他写道:“我跳下床,凝视四周,突然发现我可以用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周围这些不幸的人们。而正当我那样想的时候,就像是出现了神迹,所有仇恨与苦毒的情绪竟然立刻从我的心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自由不在于迎合世界的标准,甚至不源于实现我们心中那些最重要的愿望,而是来源于我们应当为之而活的使命。不要为了错误的人生方向而活。
人们总想成为自己的上帝,现代文化宣扬人生在于享乐主义和自我实现。新教工作伦理则倡导勤奋工作、节俭、储蓄和生产。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在于乐意承担我们的工作和责任,而不计较那样的工作和责任是否令我们喜欢。监狱里的没有工作的人会整天呆在床上,半梦半醒地沉浸在自己的那些虚幻的念头里面。在睡梦中消耗自己的生命。生命不是只为自己而活,我们生活在群体当中,理应为他人而活,而不是主宰自己的上帝。
不要割裂你的生活,把宗教生活和俗世生活分开,这样我们两种生活都会失败。而最终我们的生活也会土崩瓦解。过一个正直的人生,意味着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要围绕着真理的中心而生活。
世上发生了许多美事,却也有许多恶事。我们不明白上帝的作为,但历史是在上帝手中,我们要坚持信仰。疾病会发生,灾难会发生,这是世界的一部分。只有在时过境迁之后我们才能明白,神对我们究竟是如何带领的。他是如何参与了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时刻。死亡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死确实是是美好的盼望。我们总是希望上帝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我们才是应该去符合上帝的思维方式。
以上所记只是他书中故事之后的思考,如果不结合他写的那些人的故事,这些小道理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知道行动比言辞更有力。
《人生观的故事》读后感(五):人生的根基
本书非常精彩,可以说是叫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作者是讲故事的高手。诠释学中讲究以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深奥的人生哲理,本书名至实归,切中要害,每个故事都向你挑战,叫人不得不思考,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自己的几乎不曾意思到的人生观指引下活出来的,书中的人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书中的故事有三条精彩的脉络,一条是美国大片的影评,一条是寇尔森自己的亲历故事,一条是这个时代的几个典型人物的传奇人生;作者都说了,本书不是《富豪和名流生活透视》,不过有人一定要这么来看,也没办法,呵呵,但我可以肯定,那些贯穿在故事间的金线,一定会叫你驻足审视。
书中涉及的人生观的命题有:生命的存在目的和意义,价值,自我,罪恶,苦难,救赎,宽容,自由等。
书中也梳理了自19世纪启蒙运动到当代,在社会中的占领主流各种思潮的情况:从二战后的存在主义,到70年代自我的一代,到80年代自我励志的思潮,消费主义,到90年代源自黑格尔的泛神论(即人类是宇宙自身发展出的最高自我意识),与东方泛神论结合的新纪元运动。(即从自我中找到神性,从自我中找快乐)。
以及这些思潮带来的各种伦理反映,如安乐死,堕胎,同性恋,弱智儿的生存状态,宇宙起源争论,当今社会中无法回避的众说纷纭的议题。
这三条脉络相互交织,层层递进,抽丝剥茧,揭示人生观在人生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对美满的人生的追寻,到美满人生与奉献,再到美满人生与寻求真理,最后到活出美满人生。展开了当今社会的种种思潮的探讨,并探究出其中的本质,呼吁人们迈入真正的美满人生。
正如书中所展开的,诠释美满人生的有两个版本,“其中一种是将美满人生定义为自我完美主义,将人生目标设定为快乐、权利和个人自治,崇尚自我意愿的无限发挥。此种类型的美满人生可总结为一句话:‘走自己的路,管它对错。’然而事实却让我们看到,对自我意愿的崇尚却只会使生命变得悲惨和难以为继。”寇尔森称之为美满人生的赝品。
另外那个版本则认为生命的目标并不在于自我辩白和自我满足,而是在于舍弃自我,服务于他人。我们可以再这个版本的诠释所带来的更新中看到它的真实力量。戈登(书中记录的一位真实人物)的故事将这种美满人生的诠释总结为:我的生命,为你而活。
作者用两条脉络的人生观和对应的生命历程,表达出本书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美满的人生在乎去过一个合乎真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