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结构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摘抄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2 00:01:44
分享:

  《现代诗歌的结构》是一本由胡戈·弗里德里希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诗歌的结构》精选点评:

  ●实际方法很难...所谓的多懂一门语言意识到自己的汉语太差无法支撑自身翻译水平大概就是这书想训诫的...像分析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这种,在法语德语中所有格限定语和汉语顺序基本相反,包括反句法,现代抒情诗削弱动词表达对诗句整体性的敌视,强化名词被言说者的孤绝及高度张力。马拉美的词语钢琴,夸西莫多的形容词双关语,包括翁加雷蒂,在转译后原作的双重句法基本很难再现。我现在甚至觉得兰波不如洛特雷阿蒙是因为文太短和翻译跟不上??兰波的那种穿插技巧显然在形式上胜过波德莱尔且没有阳性和阴性句尾的规则结构序列,强烈的放弃严整格律配以那种专制幻想的反常症候影响法国自由体。而洛的否定性,阻止一切可能贬损并滑向平滑的事物,近似曼陀铃的琴弦。(拉锯状(scies,法语怪癖),这带来的是: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艺术强制

  ●显然,作者把重心放在了法语诗,西、葡萄语系诗歌还有意大利诗歌上……德语诗与英语诗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几乎没有提及现代美国诗歌

  ●非常令人失望。或許從觀念論者在美學中對美避而不談開始,抒情詩研究就放棄了對感官性的闡明。只談論現代詩的怪誕和意義混亂(甚至談到Gracia Lorca也如此)本身就是種意義混亂,近乎緣木求魚。

  ●现代诗歌的结构,其实是回答何为“现代性”。简单的说,现代性就是追求“反常性“和”神秘性“。因为追求反常,所以才产生花样繁多的手法,比如实验新形式,寻找新语言,贬低内容的合理性。相比较来说,那些叙事上四平八稳的科幻小说简直是老古董。

  ●了解现代主义诗歌必读。

  ●现代诗歌离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主义,离弃了体验(Erlebnis),离弃了柔情,甚至往往离弃了诗人个人的自我。

  ●卢梭在《新爱洛伊斯》中写道,只有幻想会带来幸福,但是实现幻想是幸福的死亡。“空想之乡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居住之地;人是如此无意义,只有那不存在的,才是美好的。”在超离现实和常规的追求中的内部逻辑性,以及最大胆的语言改造中的自设法则都是一个抒情诗人和一首诗的质量证明。诗歌的古老法则,即具有明显的艺术性,没有被取消。只是这个法则从图像和理念中退出,转到了挣脱意义的语言折曲和张力曲线上。即使那些折曲是在晦暗的、可随意解释的材料上显示自身的,它们还是能发挥强制性作用:如果它们确实如此,那这就是首好诗。人们将逐渐学会借助这样的证明来区别时髦的先锋派和超凡的天谴之才,区别招摇撞骗者和真正的诗人。 颜色,而一切明亮,让我睁大双眼,颜色,而一切灰淡,让我淌下眼泪。

  ●是不是这样?当代诗歌以不谐和音与反常性,制造了陌生化的张力。它的形式征服了内容,充满侵略性的形式反抗,将意义分裂或消解,催生了面对虚无的勇气。

  ●这该是读了多少诗?

  ●所谓结构并非文本分析的工具,本书也不想写成现代诗歌史,“结构”更多的是一种共时概念,是本体性的第一义,是一种有机构造,是诗歌创作中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共同之处。作者的当代指20世纪之后,现代则由波德莱尔起。不谐和音的张力是整个现代艺术的目的之一,现代诗歌将费解与迷人并置,产生了独特的效果,他们的理论先驱可以追溯到卢梭与狄尔泰。现代诗歌中的“我”不是主体的“心绪”,它回避了交流式的可栖居性,甚至离弃了诗人的个人自我。所谓否定性的范畴,指的是不再指向内容,而偏于形式。中性的内心性取代了心绪、幻想取代了现实、世界碎片取代了世界统一体,现代诗的抽象与童话的抽象相通,摆脱了因太过清晰而受损的惯常世界。在诺瓦利斯看来,诗人是魔术师,他能强迫施魔术者以我所愿去看、去相信、去感觉某物,如数学一般让熟悉者异化。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一):仍然是翻译

  听了朋友推荐,从卓越网上买到这本书,李双志译,译林版。读到第四章《马拉美》,文笔才流畅起来。对照前文,猜测是译者跳译的原因。但附录中的诗译得非常漂亮,冲着这些,也值得一读。

  当然,如何失眠的话,读前三章,很快就能睡着。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二):前有造诗机,后有诗歌史

  不可能存在现代诗歌的结构。

  没有可预测的诗人和诗,因此没有定律,没有合辙临盆的诗歌的天王星,没有以算诗为业而得善终的开普勒。

  有的只是《现代诗歌的结构》的结构。被画的色谱表代替的画的分析,被沉枝上海的结晶代替的海的结构,被德谟克利特的眼珠代替的举世污秽。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三):“我们今天所有的问题都在这本书里”,诗人多多说

  好,我来回答,这样说吧,我们现在老在谈现代主义诗歌,那么我要说,你们所有的问题就是没有进入现代主义。什么是现代主义,我建议大家读一本书,你们所有的问题都在其中,把它读完就明白了。这本书作者叫做胡戈•弗里德里希,一个德国教授写的,出版时间是1955年,题目是《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译林出版社刚刚出版,李双志翻译的,唐晓渡写的译序,说“这本书怎么到现在才出来”,意思是翻译出版得太晚了。如果这本书,我们早读二十年,今天中国诗歌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本书的意义是如此重要,我们今天所有的问题都在这本书里,我就不多说了。

  录自,2010年11月8日诗人多多中国人民大学谈话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四):记

  1、诗歌理论竟然这么可读。

  2、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等读得太少了,只能被作者的解读牵着鼻子走,但愿他的指引是对的。

  3、所谓现代诗歌的结构,其实没有结构;即便有,这结构也是虚指的,指现代诗歌的一些共同之处,一种风格一致性,比如对实物的背离和遗弃,对传统的反叛和摧毁,向晦涩、抽象与虚无靠近,去人性化,以及不谐和音等。

  4、在波德莱尔那一批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马拉美。这是我从书中感觉到的,不知道是不是。(P.S.波拉尼奥喜欢这一批诗人看来是有道理的。)

  5、读诗歌理论,是以为能从中找到一条理解诗歌的捷径。(这本书里也很少有对具体诗歌的解读,都是对某个诗人创作生涯的整体谈论。)事实上,捷径是不存在的,多读诗歌才是重要的(对一个想读懂诗歌的人而言)。把自己投入诗海里,淹死了就算了,没有淹死,那就算是找到理解之道了。

  6、多读点诗再来重读这本书,应当更有收获。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五):诗的迷途

  一团雾,隐隐约约,飘散不定。现代诗的面目是怎样的?似乎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让我恍然大悟。也许书并没有解开这团迷雾,并没有条分缕析地清晰地指出其意义。然而,作者说,诗歌就是迷雾,迷雾就是现代诗歌的魅力所在,没有意义,没有现实,没有熟悉。你明白了吗?

  外国诗歌在此之前再我看来还是一团混沌的雾,波德莱尔和叶芝仿佛如此之远,兰波和艾略特又有什么关系。这本书清晰地划出了这条路,至少给了迷雾一条轨迹,迷雾的轨迹,诗歌的轨迹。

  关键词:去浪漫主义化,陌生化,荒诞,惊异,形式,去意义。一切现代诗歌的朝向仿佛都背离了现实。与真善美的事物相对立,诗人发现了另一个世界;更进一步对立,他们远离了现实,进入了诗世界。波德莱尔通过感觉和丑恶建立了现代诗歌的起点坐标,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作者看来,象征主义的洪流浩浩汤汤,现代诗难以逃脱“象征主义诗人”的藩篱。

  诗歌不再是灵感的迸发,不再是对自然的咏叹,不再是现实的反映和指称。诗歌在能指的语言中飘离游荡,同时,又被诗人以工作的方式精巧地布置,通过隐喻,换置,通感叠加,形式的排列,诗歌建立了自我的世界,它拒斥现实,拒斥意义。

  现代诗不再以领悟或者阐释为主,它通过形式的建立,片段的迷离,惊奇的用词来让人领悟美。为艺术而艺术。艺术的殿堂抛开了现实。

  而作为读者,诗歌有什么用呢?似乎毫无用处,它本身就是毫无用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倒立。文本不再为了读者而写,而是作者通过文本创造读者。读者只有在巨大的辛劳和陌生的惊异中才能飘离在片段的迷雾中,但借此,它抛却了沉重的现实。如果说小说的陌生化和荒诞化似乎还有一个故事的简陋的主线,那么诗歌,干脆抛弃了任何外在的有序组织。诗歌就是迷途。一座迷宫,没有出口,只享受畅游其间的美,并惊异于巧妙的弯路设置。

  作者在最后说,如何区分高超的大师与混沌的胡闹,唯一的区别似乎就是控制力。所以,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现代诗跟胡闹没什么两样。但借这本书,却给了现代诗一种同情,诗歌致力于晦涩,读者读不懂,恰恰说明现代诗的成功。悖论?貌似是的。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大约用每小时二三十页的速度,然而感觉我的阅读是快意而流畅的,翻译也没感到什么问题。外在时间和内在时间的偏离,真的让人惊异。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