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观众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1 18:05:21
分享: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是一部由陈志汉执导,林惠宗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精选点评:

  ●當生命終了,我們用愛,為人師表

  ●潰湜。

  ●一个关于遗体捐赠的影片,非常好的题材。只是影片里面对捐赠过程中家属面临的痛苦和压力,最深刻的论述来自医学院老师,而不是家属自身,使得影片的意义有所减弱。

  ●interesting topic

  ●几部里面目前观感最好的一部,是对于人的生命的两个路程的交织。我们好像都在教会我们怎么活着,但是对于死亡是一个极其陌生的课程,对于告别,是一个非常忌惮的话题。片子记录了一个家庭如何告别亡妻亡母的,医学院的郑重和家庭的不舍交织在一起,偶尔插入解剖的镜头形成反差以及如何埋葬的讨论,仿佛她压根没有死过一样。最动人的是反应,很多反应不是你在电影里能见到的,比如错愕和悲恸,比如无法言说的躲避和笑着回忆就悄然落泪的深情

  ●冷静的视角下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很感人,也很沉重。对于生命主题的纪录片,始终找不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或许就这样“失语”也未尝不是好事吧

  ●她要去当老师。什么老师?大体老师!谢谢老师。

  ●关于爱和决定,面对亲人的死亡,是安静地入土还是一如片子里提到的大体老师?多亏映后导演的沟通,知道了很多背后的故事,在中国讨论这个不容易,但总有这么一天其实生命有多样方式延续下去。

  ●就是湾湾会拍得出的那种细腻舒服的片子,基调和片子的胶片色调一样带着暖意。大体老师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人情味,科学与传统的冲突没有带来想象中那样多的对立,更多仍然是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沟通点,以尊重生命的主题建立医患之间的感情桥梁。#另,导演真是一个很可爱达观的人呐~

  ●大体老师原来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台湾对于大体老师的称呼和仪式感的培养,真是让人佩服。更有收获的是陈志汉导演的映后交流,关于死亡,关于和家人的沟通。光有爱,还要有爱的交流啊。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观后感(一):生命的样子

  去台湾旅游的时候抽空看的一部电影。一路看到泪流满面。因为真实,因为生命原本的模样,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刻意去营造一种氛围。一切是那么自然。当角色里的父亲被问他是最频繁去“探视”了。他回答说“因为她是我老婆。”这句话是那么简单,却又包含了好多的情感。无法想象,持续两年面对这样的妻子,跟她聊天,诉说家里的变化。会是怎样的心情。假装她只是在沉睡吗?这样的电影,或许只有台湾才拍的出。大陆估计也不会上映,真的好可惜。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观后感(二):宗教让现代科学不那么冷冰冰

  只能说不是我喜欢的纪录片的类型。太多镜头感在了。演的成分很大。预设的痕迹也很重。但这是让我着迷的题材,关于人们怎么看待生,又是怎么看待死。有些蒙太奇的镜头很有意境,背景音乐颇有佛教的禅意。看到丈夫对妻子的不舍时,忍不住落泪。告别,是一辈子都要修炼的功课。

  让我感动的是,台湾有天主教的医学院。本来医学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但在这群大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宗教,信仰和医学的结合。也是因为宗教信仰,才让医学不至于太多冰冷。我从中看到了对生命的敬重,对生活的敬意。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观后感(三):“生命延续”还是“二次死亡”

“重新绽放”还是“二次死亡”

简谈现代人文伦理与科学矛盾在遗体处理上的表征 ——— 胡望舒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中国人自古对于身体赋予了深厚的意义与价值,深入骨内。作为一种伦理习惯,早在三观形成之间就产生长远持久的影响。中国对于死亡的避讳往往造成了理解与认识上的偏差。而本片无疑避开了空洞的蒙太奇手法,以赤裸,纪实的特点直面社会空洞点,叩问人内心对于生死的态度与理解。

本片的人物设置上十分有趣。直系家属与亲戚朋友;相关医学与业者,业外人;认识与不认识。鲜明的被区分为当事人和非当事人。作为非当事人,人们总是能够以一种理性,科学,平淡的态度来面对他人的死亡。尽管片中的教授面对大体老师能够做到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眼光来面对,但当身份转换(即教授母亲成为大体老师)非当事人转化为当事人身份之后,教授却选择了“逃避”的态度。所谓的“逃避”其实更多的是对于死亡的恐惧与对于亲人的怀念。感情与理性的挣扎,人文伦理与理性科学的矛盾表现出了面对死亡,现代人的纠结与沉沦。没有真正理解认识与接受死亡之前,伴随着的终将是痛苦与迷茫。

人往生之后,成为大体老师。社会的普遍认识是这是生命的延续。但是作为当事人,这无疑是亲人的二次死亡。非常规的构图,嘈杂声音与绝对寂静的对立,医学生任务化的仪式。深刻展示了作为大体老师的直系亲属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对于往生者的愧疚,对于社会人士质疑的挣扎,对于医学生感谢的无奈。在一种强势社会意识的影响下,你必须要接受你的亲人生命被延续。但事实上,身边的一切都在警告与提醒你,你的亲人终将死去,即将死去,定会死去。这无疑是让家属被迫接受亲人“二次死亡”的洗礼,身份转化为何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更多的原因就是在于对亲人的情与爱。

宗教在本片中出现频繁,十字架,耶稣像,蜡烛。对于美好宗教与冷冰科学的相互结合 。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伪善,是一种修饰。学生与校方对于大体老师的感谢跟多的是基于愧疚,是一种非当事人讲痛苦强加在当事人身上的一种补偿。医学院不断的在强调仪式,但是平淡的语调,敷衍的交流,模糊的认识,不恰当的笑声无一不在强调伪善的存在。

大体老师,一个介于死亡与存活之间的特殊形态,一个缓慢死亡的过程,一个社会矛盾的风暴眼,其中的哲学思想值得深思与探索。生命终要结束,愿各位早早思考,求一个事情来临之时的安稳与坦然。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观后感(四):“死别”是一门必修课

  关于这部纪录片,我想到了两个关键字“标记”和“变化”,标记是我们生者对于某件事物做的印记以此来纪念,这片子里死去的人被各种方式标记着;而变化则指死者的去世、肉体火化,这些事件对生者的影响也在影片中有很好的情感体现。

  关于“标记”

  肉身之于“人”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我自己如何看待肉身:它是形成“我”的重要一部分,身体上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感受,苦辣酸甜是身体感受到的感觉,我们大脑进行了二次咀嚼感受了这些。

  年近中年,身体经历了几次生病,去医院医好后,重要的感受便是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造成了现在的自己(身体),我们身体会生病出现问题,就像一架机器运行了30年一样,你不能保证如最初出厂般正常运转,我们得接受身体会生病这件事,不要对这件事产生过多的忧虑,重要的是生病了要去医治然后更好的生活,保持一个更好的身体,用一个好的身体去感受生活。

  电影中对这具肉身有了很详尽的体现,因为这具肉身要放在医学院进行2年多的防腐程序,这两年多时间似乎让这具肉身变得不一样,让我对它有了好奇,好奇这具肉身选择捐赠给医学院作为解剖课使用前前后后的故事,也好奇导演怎么想拍摄这个主题等。这具肉体对我来说无疑是全片的一个焦点,看所有人对它产生的感受,丈夫、儿女对这个肉身的感受,解剖课老师对它的感受,学生对它的感受。这具肉身是一个重要的标记,丈夫长途跋涉去对这肉身诉说近来发生的一切,女儿说“那已经不是她了”,解剖课老师说这个作为解剖课用的大体老师她无法想象是自己的至亲的人,我们都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身体是和人联系最紧密的一部分,是那个别人眼中“我“重要体现。但这个肉身”标记“真的像我们想的那样吗?在中国是否对它赋予了过度的价值?中国传统思想让我们对”死亡“关键字很敏感,没有很多所谓死亡告别教育练习,也缺少对死后肉身的延展思考,似乎我们都觉得埋葬全尸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尸体一定要完整,这种想法深入人心,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会假想自己死后这具肉身真的如想象那般重要吗?正是因为死亡是敏感的,让我们惧怕谈到它以及和它的一切,但生而为人我们都无法逃脱”死别“的关卡,提前思考可以让我们减少它对生者的冲击。这让我想到《寻梦环游记》肉身的告别和生者对亡者彻底遗忘的终极死亡相比也就不算什么了,我觉得这个”标记“最好的方式应是生者心中某个角落处藏着所有与亡者有关的视频记忆,它更加生动也更加私密,可以随时打开观看回忆。

  关于“变化”

  对于这位大体老师,对于生者经历了2次变化,第一次她被送到医学院,第二次是被火化成灰。第一次变化是死者与生者世界的告别,这次告别的痛苦是缓慢而又锥心的,记得女儿说无法在母亲死后适应她不在的日子,这也让我无法想象自己的母亲过世的样子,写到这里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去思考未来自己该如何面对。第二次变化是死者肉体之躯的变化,火化时丈夫痛哭的场面让我觉得是不是这两年多他对这个肉体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所有才有这么大的情绪起伏,这骨灰最后举行了树葬,那颗树变化成了亡者的标记。这些变化让我看到了人这个情感动物的无奈,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要与爱的人告别,这个变化是生与死的告别,为了减少死者最后的岁月以及死者逝世之后对生者的影响,我觉得应该勇敢面对它,接受这是生命的重要一课。

  欢迎交流。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