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曾经住在我家隔壁的女孩给了我创作灵感,小时候隔壁的女孩总来我家玩,那时候我们的关系很好,长大后,各奔东西,从此见面的机会特别少,每次想起跟她在一起的时光,心里总是温暖的,结婚后,发小也会邀请我到她家里玩,可是最后她的婚姻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篇文章我本来打算是在坐飞机回柏林的当天,早点起床把它写出来,我定了七点的闹钟,结果它没响。我也没起来。去机场的路上,我跟我弟聊天,我问他想做什么,他说想当科学家。他说他很喜欢研究东西,也想去学修车。我说好啊。
机场高速上并排挂着两面国旗,一面当然是中国的,一面是绿色的,他说是沙特阿拉伯的,我一查,还真是。他说了一句让我拍案叫好的话,他说宗教这东西,不能说好坏,是中性的,取决于用它的人。
在机场,我想给严彬打个电话,但不知道他会不会在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什么,于是就给他发了几条短信。没啥具体意思,就是想说说话。
在飞机上,我想了想我该写的那篇文章应该怎么写,然后就被刚买的书,一本台版陈绮贞的《不在他方》,一本我以为是严肃作品哪知主要是照片的陈文茜的《微笑刻痕》给吸引过去了。在书机上我把这两本书看完了,又看了几集电视剧版的《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昏睡过去一会儿,就到了柏林。
从飞机上就能看到柏林阳光灿烂,在下午五点钟还有这样的阳光,我也只能说是春天到了,作为像黑龙江漠河一样的纬度,这样的阳光在冬天太不常见。所以说已经是春天了。
我在北京见到两个发小,其中一个是我上小学就认识的。我们那时候住在同一栋楼上,她就在我隔壁,我们的父亲都是军队的。后来我们搬家到旁边一百米的另一栋楼,依然保持着联系。她不是那种明艳照人的女孩,但从小就明眸皓齿,皮肤也白,我那时候叫她“兔兔”,她简直就像兔子一样好看而无害。
她父母感情一直不好,每次来我家,我都让她多吃一点儿我妈做的饭。有年夏天,她天天来我家吃饭,因为她的家人都不在。她从小就特别懂事,自己做饭,也特别节俭,我这种大手大脚的人常常叹而观止。
见面没多久,她就告诉我她离婚了。吓我一跳。因为她是特别脚踏实地生活的人,仿佛跟“离婚”这样的事情绝缘。记得我出国前去找过他们,她当时跟公婆一起住,离我们家也不太远。她请我跟他们一起吃饭,满满一桌菜,我们都吃得特香。她说,当时与她老公结婚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家特别温暖,满足了她需要一个温暖家庭的渴望。当时他们看起来还不错。
那天走之后我感慨半天,欣慰她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没想到这并不是结束,听她讲了一下这几年的生活,我也就明白了。原生家庭的温暖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小家庭就能够温暖。而且几年的时间能发生许多事,也能让人看清楚自以为了解的人,最重要的是能让自己更明白自己的需求和欠缺。
存于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失落和伤口,如果不去正视,也许会在生活里变得更严重,直到你不得不去解决。
她单纯,但是有智慧的。她务实,生活起来也不给自己找借口,不懂得如何用花言巧语欺骗自己。也不矫情。
她兼了三份职,要“努力提高收入”。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朋友送给她的。也不化妆。身材早已恢复到生孩子以前的苗条。她就是那种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不会引用任何名人名言的人。但我看着她,我知道她是走在自己认定的路上,无怨无悔的人。
我向她推荐一个app,本来的意思是有什么不想做的事可以上那个app找人跑腿,没想到她说她要下一个,去挣点外块。我一愣,真的当时就服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我跟另外一个北京孩子感慨她能吃苦。我那朋友说北京孩子其实都挺能吃苦的。主要还是平和吧。这点很难得。
她爸也来了,给她送羽绒服,下午她还要坐地铁去望京上班。她爸也是个神人,退伍后他去下海经商,走南闯北。他爸说,我女儿可崇拜你了。我说我有什么好崇拜的。
她走之后我又感慨了好几天。或许就是我们在走两条路,但我们的友情一直坚固。不是坚固如昨,是一直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