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的新Logo失去了特殊衬线设计,设计的成分降低,反而不利于传播。例如,人们认为Balenciaga的新Logo模仿了Calvin Klein,而最新Balmain则被认为与Burberry的Logo则过于雷同。
上图为Calvin Klein的旧logo,下图为全新logo除此之外,Burberry采用同样为Calvin Klein新Logo做设计的Peter Saville也遭到质疑,而德国创意公司Bureau Borsche负责为Balenciaga和Rimowa两个品牌重塑设计Logo。有分析人士表示,不同品牌让同一个平面设计师更改Logo只会带来同质化现象,损耗品牌的个性。
虽然新Logo让奢侈品牌搭上了年轻潮流的顺风车,但这辆顺风车通向的未必是对品牌长远发展有利的终点。奢侈品是一门关于时间沉淀的生意,品牌形象的重建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但是品牌形象的陨落却很快。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奢侈品牌都倾向于使用固定的品牌Logo,呈现一种稳定的形象。
真正热衷于更换Logo的是快消品和互联网公司。百事可乐的Logo自1898年以来经历了10次变化。自1976年以来,苹果公司变更了五次Logo。微软公司的Logo自1975年以来发生了四次变化。Google自1997年来更换了6次Logo。更近期的Instagram、Uber等科技公司均进行过Logo改版。
但是分析师对奢侈品牌更换Logo的举措表示担忧,认为Logo的快速更迭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的稳定性。品牌标识的改动在前期通常会引起消费者很大的反映,因为标识代表着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与形象。一旦标识改动,品牌原来的消费者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和接受。
若回归本质,那么更加值得质疑的是,当更换Logo变为一种过于普遍的常规操作,它究竟还能否为品牌带来形象的更新,帮助品牌重新树立身份。而过度关注Logo实际上也搞错了品牌更新形象的重点。Saint Laurent转型成功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更换Logo,而是Hedi Slimane对品牌包括产品、广告大片等一系列决策的彻底变更。没有产品和内容的更新,或者品牌Logo与品牌策略不一致都不能带来理想的效果。更换Logo的品牌只能制造一些新鲜感,但转瞬即逝。特别是当越来越多品牌跟风更改Logo时,新鲜感也会变为审美疲劳。
全球时尚零售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品牌还是设计师,一旦判断失误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奢侈品牌不再着眼长远,仅仅在乎当下的反响,创意总监则只关心任期内的表现。上周华裔设计师殷亦晴仅上任两季后便从老牌时装屋Poiret离职,再次展示了品牌的耐心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为Calvin Klein推出一系列形象革新的Raf Simons由于在创意营销上的投入与产出逐渐失衡,导致PVH集团希望收回部分权力,甚至面临辞退的风险。
法国学者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中认为,现代社会中景观成为了最新的拜物教,“无疑,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而忽视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这也为人们对Logo的迷恋提供了解释。
奢侈品牌的根基建立于“造梦”之上,对于景观的繁荣有着本能的追逐。如果把奢侈品行业看做一个独立社会,那么各品牌的Logo就是流通货币,每一个品牌都要说服消费者使用自己的货币,那么往往那些最能制造噱头的品牌能够说服更多消费者。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每个品牌都不得不在这场竞争中更加卖力。
当行业中出现了足够多的品牌共同竞争时,它们的野心也被激发,核心问题变成了如何在卡位战中取得靠前的排位,如何征服更多消费者的心智。创意总监和品牌历史遗产都只是赢得这场战斗的工具,无论创意总监如何更迭,奢侈品牌的商业机器属性都不会改变,因而现在的创意总监不得不先学会打仗,再去雕琢设计。放眼如今被logo充斥的奢侈品市场,品牌对景观和年轻消费者注意力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
但是奢侈品牌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或许是,品牌是否需要更多耐心。毕竟,草率更换Logo在短期之内没有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