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是绿色的,江南岸是绿色的。明月几时归我?”这两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绿”字。当时王安石被流放到瓜州,无法施展抱负,所以写了《划船瓜州》这首诗。其中,《春风与绿色江南岸》中的“绿色”一词是诗人经过长期思考后得出的。传说诗人为了反映春风用绿眼睛吹长江南岸的情况,在“绿”的位置上改了近百个字,但都不满意。后来他突发奇想,把刻好的“绿”字放进诗里,诗里全是纸,全是绿。“绿”字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用得恰到好处。因为“绿”字不仅有色彩感,而且通过王安石的巧妙运用,形容词变成动词,使色彩感出现在我们面前。王安石不愧为刻章句大师!
我这辈子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去年春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海峡冰心杯作文大赛”,主题是“学雷锋”。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写一个热情的奶奶。在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和王安石一样的问题。我这样描述外婆的长相:“外婆的脸上印着四川式的皱纹……”这...写“打印”可能不准确!还不如“雕”,或者“雕”,或者“填”……反复思考,我终于选择了“雕”。老师看了我的文章,觉得“满”更生动。我想了想,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把“雕”改成了“满”。最后这篇文章得了三等奖,是全国比赛!我想评委可能是看中了小“满”和我精心炮制的句子!
早就听大人说过“一句话抵一千块钱”。一篇文章,也许是因为一两个字用得好,成了名家名作。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红杏枝春噪”的“吵”字,“人比黄花细”的“细”字;还有北宋诗人张喜安,因在三首诗中巧用三个“影”字而被世人誉为“张三影”...一篇好的文章似乎需要逐字逐句地完成。
同学们,让我们用心造句,感受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