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才能做一个乖孩子?”经常有不少上了小学的孩子向我提出这个问题。
乖,词典作小孩儿不闹、听话解。其实,我们生活中对“乖”赋予了更多、更苛刻的内容,似乎一个乖孩子既要顺从大人,守规矩,又要超越大人,不该想的不想,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乖孩子实际上成了“小大人”。
一个孩子,从3岁起,就要学会把手背到身后去,仿佛手放在膝盖上,就听不懂一加一等于二。
我窗前100米远就是一所幼儿园。女教师用手拨弄那些歪到队列以外的脑袋。那种歪,不过是偏离1厘米。当我表示不解时,幼儿园的教师们会同时转过来批驳我:如果每一个人都偏1厘米,那会怎么样?我只知道,所有的孩子都不站在指定队列中,这世界也绝不会乱。每次看见那些女教师的动作,总是想到鄂伦春人的“熬鹰”。鹰被驯服的过程,首先是鹰头被不断地拨弄,结果最傲慢的鹰也被迫放弃了它的自尊。
在我窗口的200米以外,是一所小学校。星期一升过国旗之后的早上,经常听到学校的教师通过高音喇叭训话,那口吻像个伟人在宣布:不能怎么样,不能怎么样!具体的细节听不清,只听见高声的一连串“不能”。为什么没有人换一种思维,用平等、和善的语气告诉孩子们,你可以怎么样。
最近,那所小学修建了一个不小的钢丝鸟笼,关了十几只不同类型的鸟。小学生们告诉我,那是学校的生物角,平时不能随便去围观,上生物课的学生才能接近那只鸟笼。我问:放学以后去看鸟会怎么样?孩子们马上说:要挨骂的呀!
鸟不能自由,想接近笼中鸟的孩子也不能自由,那么谁能享受自由呢?
儿子问我:“如果拿现在这个你,和现在这个我交换,你愿意吗?”我说:“我当然愿意做你啦,我这个人已经完全没有了新意和悬念,而你的前面是全新和未知的。”
没想到儿子说:“可是我愿意和你交换。”
我反问他:“你为什么愿意做我?”
儿子说:“你多好啊,想睡觉时就可以睡觉。”
读书是一个人的权利,但是,睡觉是否同样是人的权利呢?读书和睡觉两项权利平行放在一起,全社会都说,当然读书比睡觉重要,全世界都理直气壮。
一个学生家长找到老师,恳请教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因为他的孩子为了保持学习成绩在年级中的好名次,每天做题做到凌晨,睡眠严重不足。不知道那位老师把这件事情在班级里怎样讲述,很快,我发觉儿子把不睡觉做试卷理解成一种英雄壮举,甚至有意识地少睡觉,在凌晨拨闹钟起床。我发现他的秘密后,制止了他。
有个家长保存了他孩子小学四年级时候被罚写的一叠生字。每个字写400次,一共20个字左右。那孩子写到将近深夜1点钟。被惩罚的原因是忘记改正作业中的两个错字。开始是每个罚写200次。教师发出了这个可怕的命令后,孩子向老师求情:“老师,不要啦。”老师立刻最简短地说:“那就写400次!”
第二天早晨,孩子首先把一厚叠稿纸送交给老师,然而老师并没有查看那些字……
一个孩子站在父母面前一本正经地说:“我将来不会生小孩,你们别笑我,我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孩子的理由是,他承受不了负担一个小孩长大的责任,要读书,又要考好成绩,又要很听话,这个压力太大了。
“我怎样才能做一个乖孩子?”实际上是一个振聋发聩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