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让人饱腹满足,也让人负罪颇深,入睡前的一餐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
一日当中这样的时刻食欲正浓,纠结过后,大多人还是会选择放纵味蕾,给胃一次盛宴。而如果要问吃什么最解乏解累,不少人对烧烤情有独钟,夜幕中的火光炭烤、滋滋作响的油烟伴着肉香扑鼻,再佛系的胃也难以拒绝。
几串下肚才得知,始作俑者是这部关于烧烤的纪录片—《人生一串》。
关于吃的纪录片?没什么值得稀奇的,光是舌尖系列就有三部,听说这部叫好又叫座?激起了我作为吃货的兴趣,围观之后表示确实“入味”。
当然,不存在完美的艺术作品,再好的口碑和评分都不免被口水溅到。仅从优秀的方面来看,这部吊起近 3000 万观众胃口的纪录片为什么值得一看?
1、立足本土,情感共鸣
中国人对吃的讲究由来已久,这些吃遍了美味的舌头可不好糊弄,有史为例,《舌尖》系列评分走的是悲情路线,下滑梯度从一到三越发陡峭,就连参与讨论的人数也大大缩水,事实证明脱离了共鸣的大众文化根本站不住脚跟,而结果也只能是自我感动。
这其中还有前段时间贡献了大量微博热搜和谈资的“深夜食堂”,简单粗暴的明星流水刷脸,日式饮食文化生搬硬套,广告植入无处不在,而结果也只能是水土不服, 2.8 分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相反的《人生一串》选择了打入群众深处,从街头烧烤这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街头美食入手,造访了近 30 个城市的 500 多家传奇烧烤摊,最后筛选出 30 个烧烤摊,食物不加过度润色和抬高,真实是它的特色。
由六名国内外导演合作拍摄,这部记录片一开始的定位就是“街头美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包容的也是创作者更大的野心,做成一个名为《起火围炉》的美食系列,《人生一串》是这个系列的第一季,只讲烧烤。
与大多美食记录片不同的是,《人生一串》不走高逼格路线,也不用大篇幅卖情怀,它关注的是平民美食、市井百态、草根英雄。
对烧烤摊的选择也颇为良心,从去年一月份便开始召集启动,层层筛选,实地考察,只有真正好的地道的烤串才能最终成为拍摄主角,这中间不存在利益、不做广告宣传,节目拍摄也不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因拍摄造成的食材浪费照价赔偿,清清白白的记录烧烤的故事。
而观众喜欢的正是它的直白粗野,浓厚的市井气和江湖情,有人说这才是中国的深夜食堂,快餐日料相比起来还是冷漠了,情感共鸣也不得劲儿,来点重口味刺激有点愚钝的味蕾,而最让人意犹未尽的还是撸烤串的环境,嘈杂的谈天说笑和不受束缚的坐姿着装,人生百态,这一天的疲惫都给卸下了。
2、文案够味,锦上添花
串,是中国烧烤的基本形态;肉,则是人类烧烤的共通主题。
人生一串的文案也是弹幕里的一大谈资,侵入式又带点冷幽默,勾起食欲的同时还能打从心底为之一暖。
比如开篇对“烧烤”的解读:“夜幕降临、人们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从炕头小酒到酒店大餐,这个庞大的选择体系里,很多人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里弄,只有这个环境配得上他们想吃出点境界的企图,大家其实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这话简直是为烧烤量身而做”。把吃烧烤和烟火气配合食用,戳中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鸣。
在讲到“肉的传奇”时,对西昌的烧烤评价:“自带汉彝混居的气质,总是在野性中充满了秩序,也在秩序中显露出野性。”
徐州人对羊肉的狼性:“烧烤重口味,能吃到一起的都是难得的缘分,敢在一起尝试的都是过命的交情,而充满诱惑的那一口暗黑滋味则是烧烤和夜晚的永恒默契。”
第二集“比夜更黑”讲的是烤蚕蛹、烤蛾子、烤青蚕、烤猪眼睛、烤猪鞭、烤脑花等重口味烧烤,略显恐怖和考验心里极限,而文案也顺势走向神秘悬疑版本:“他们在坏笑什么?胆小的人请谨慎观察,被这么多眼睛盯着你慌了吗?”瞬间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惧怕感。
重口味的烤田鼠再美味估计也有人无法接受,看过了暗黑之后总需要求点解药,第三集讲得就是清新的烤蔬菜,略有点安抚人心的作用:“烤蔬菜、可以吃的很从容,贴心话也能说的更到位,端上一盘烤蔬菜,这顿饭,有人要吃的走心了,一句话吃点素的,解解腻。”
第四集“牙的抗议”展现的是筋骨的美味:“在街头巷尾吃烧烤,绝不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对早就超越了果腹这种低级趣味的吃货来说,烧烤夜宵的本质是要吃的有情趣、有回味、有声响。”声画俱到,听着都解馋。
“想要吃的尽兴,互动感强,烧烤里有种难对付的:骨头。烤起来劳神,骨头大师都没功夫跟你絮叨,吃起来费劲,吃骨狂人只追求释放的快感,当扯下最后的顽筋,嗦掉手指上的油腥,你啃光的是生活的压力,获得的是一整夜的快感。”第五集“骨头骨头”光是开场旁白就有让人跟骨头较劲的冲动了。
第六集完结篇,也像是对烧烤情节的一个总结:“走夜路,最怕遇到烧烤店,就像有人安排好了,这种考验意志力的诱惑总能碰上,无论是加班结束还是下晚自习,是损友夜奔还是网吧停电,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鲜艳夺目的霓虹灯箱,卡住了必经之路,撩拨起各种想象,第一次必有一番天人交战,吃的纠结,下不为例;第二次就卸下包袱,放飞了自我;搞不清是第几次了,小摊已变大店,万幸滋味没变,青春岁月已老,而我们还在烧烤。”
再优秀的文案也只能算点缀,多了就显得太过矫情,之所以让人看的爽,还是它分得清主次,节奏快不拖沓,平铺直叙进入主题,“无肉不欢、黑暗料理、来点解药、牙的抗议、骨头骨头、朝圣之地”。短短六集,每集 30 十分钟,走访全国几十个城市,每集平均就有五个经典烧烤摊子,内容饱满。
3、烟火气,故事穿插
只讲烧烤总是点干巴巴的,“烟火气”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剂,也是最回味无穷的那部分,说白了吃什么不重要,吃的开心最重要,而烧烤摊上飘荡的故事则是精华所在。
即便看完记不得到底去了多少个城市,拍摄了多少个烧烤摊,但还会对那个黝黑又幽默的“烧烤老炮”小军印象深刻,从小就想当老板,因为觉得酷,天性幽默,面对镜头时调侃自己黑是因为不想白活,讨得吃客轻松一笑。
烧烤摊上的老爷们不少,但美女实在稀缺,宜昌的“茄子妹”算是一个,她在烧烤摊上的收获比一般人可都要多,因为她赚到的是“一个人”,隔壁烤生蚝的覃哥正是因为烧烤与茄子妹结缘,两人的感情朴实真切,不说出口,也流于眼。
常光顾茄子妹的熟客,音乐人段哥和他的乐队,在茄子妹的烧烤摊与音乐之间找到共鸣,坚持一件事,时间久了也自然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流进血液里的习惯,音乐,也是这样。
养生之城扬州在校门摆摊的“尚老三烧烤”被家长们视为“社会之味”,却见证了一批人从中学到中年,甚至恋爱失恋、抄作业、打群架的细节,这个十三年的烧烤摊成为扬州中学门口无数人的情感脉络。
烧烤摊上的故事还在继续,也许你记不得曾经吃过的烧烤,也许你所在的城市也在巨变,但多年以后,你仍记得的还是那份熟悉的味道和陪你吃烧烤的人。
4、是真的看饿了
到底有没有看饿,谁一个人说了也不算,看看弹幕上这齐刷刷的“多谢款待”自然就知道了。
美食纪录片成功与否最基本的标准,让人食欲大增不算过分,要有足够真实的从生到熟的处理过程,也要出盘时垂涎三尺,对于烧烤这个系统来说可真不算简单事,取材生野,手法算不上细致,与精致的五星级食材和厨房配置相去甚远,靠的就是那股子野。
食物画面要足够精致,达到激起食欲的作用,对拍摄和剪辑都是一大挑战,不管是素菜和肉食,色泽鲜亮、细节特写最为致命。
烧烤时的肉串、辣椒面、火光,不停翻转,每一块肉都均匀炙烤,细腻入味,即使听不到声,也仿佛闻到味,此等诱惑实在无法不期待夜幕降临。
而对生鲜从生到熟的刻画,跳动的海鲜符合很多人对食材新鲜的想象,自然也是一种特殊的讲究和情调。
不瞒您说,写到这里,早已馋虫上脑。不过在这异乡里,同城不同路,要临时起意请上三五好友去烧烤摊子似是有点难。打开外卖来几把电烤串,盯着屏幕随勾起的食欲咀嚼下肚,人情味道或是差了几分,对孤独常态的都市人来说倒也颇为满足,不过减肥的朋友就别凑热闹了,怕又得前功尽弃了。
人生一串,我们有多少个失眠和加班的夜晚,都是烤串陪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