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总结那些年的得失,回顾过去,学习新。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许多方法仍然适用于当前的操作。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相总会改变。
2009年1月,我接手了发帖猫扑的论坛。那时候大杂烩在我眼里就是个巨人。当时发回的帖子数量只有大杂烩第一区的十分之一,整个大杂烩的二十分之一。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大杂烩原本只有一个部分,被老拖把称为“外屋”,毛铺有两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一个是里屋,一个是厕所。大杂烩越来越大,只有一个板块不能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因此,设置了小白区、地图区、人肉搜索等分区。,这也促进了社区的垂直化趋势。我们将这些分区统称为分区2。所以我们主要经营1区和2区,总共大概七八个区。区域1是流量最大的来源,默认的dzh.mop.com域名也指向区域1。
两年后,2011年初,贴出的回复增加了20倍,首页的pv最多增加了30倍,uv增加了十几倍。2010年底,数据居然全面超越大杂烩。当然,这也和2010年大杂烩发生的一件历史性事件有关,这件事影响了之后的整个猫扑模式。
首先,学会理解和分析数据
拿到项目,先拿到数据后台权限,这是我养成的习惯。数据意识真的是逼出来的,没有办法。所有数据只能在后台作为参考。我的周报从来不直接截图,核心数据都是用excel计算的。这个习惯坚持到现在8年了。到现在,我还保留着2008年12月到2014年7月离开茂普时的各种数据论文。
挑2013年的数据,具体数字我都藏起来了
分析数据的目的是:
1.分析数据背后的涨跌原因,即使服务器的某个线程出了问题,有时候也能查出来。
2.了解竞争对手和行业的基本数据标准
3.建立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有了这个提醒,你的出发点应该是把你最近手头上的产品当成竞争对手,而不是像某些战略家那样,你小的时候就是行业的领头羊。其实人家根本不会把你当回事。
4、哪些数据不全,想办法补上。我记得当初我偷偷问了很多数据。其实数据是一点一点补充的,逐渐变得完整实用,大家一开始都很粗糙。2011年,数据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点,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运营经理应参与具体工作
很多互联网从业者,一旦升到经理级别,用行话来说就是“辞职”。其实当时他们的基础还不够扎实。这时候他们把自己套牢空远离一线业务,其实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我们团队只有3-4个人,一个编辑加三个操作员,经常只有三个人。不够的时候,我自己上去。现在提到他们,真的是感激不尽。两个女孩不容易。一个是我回东北老家晚了两年,一个是出国晚了一年。那时候的我们,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挣扎。然而,我们的团队真的很团结。
当时岳明说我的大局不够,就一直在想这个大局是什么。所以在做事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些事情,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我自己负责版块,就像每个团队成员一样,我们每周每个月都会对数据结果进行排名对比,当然我也在其中。这样就一目了然谁真正做到最好,而不是靠个人印象决定员工的“生死”。
总而言之,大概这几点:
1.团队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团队应该尽可能稳定。
2.团队主管必须熟悉业务,业务负责人不能远离一线。不远离一线的意义不是做具体的事情或者帮助员工,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整体情况和基本的业务细节。失去了学习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空兵减少”和纯管理往往不靠谱的原因。
3.如果主管能力不够,你就边做边管,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千万不要陷害自己空。
4.团队领导一定要强迫自己的责任感和大局感。
第三,粘贴数据增长的几个时间节点
第一次节点是关注关键版本,基于28原则
第28条原则是操作的黄金法则。确定论坛定位后,要挑出20%的重点运营板块,分发给大家。每个人的能力提高后,负责的部门数量可以适当扩大。
关键运营板块的20%可以按照28年原则来划分,哪些是核心板块,核心板块使用了哪些核心策略,如何做原创板块,如何做流量板块,如何做图片板块,如何做文字板块等等,都需要考虑清楚。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抓版主管理
这个任务落在了当时的米菲琳身上,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下属。我记得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她急得哭了,于是我们去杂烩学生那里学习和完善他们的版主管理规则,然后尝试各种方法,把版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几个档次。
第三个时间节点是抓联盟管理
邮政联盟2008年开始做,2009年基本成型。2009年下半年开始重点加强这个板块的运营。2010年底联盟达到巅峰,发布的数据基本有60-70%来自于这一块。关于发帖联盟的问题,我得做个检讨。当时很多逻辑设置确实是极端的,会导致用户过度疲劳,导致社区的迅速兴衰。是一个教训。
第四个时间节点是掌握无线操作
那时候无线还只是wap,app的产品形态还没出来。当时毛铺的wap站流量非常高。
这个不用我涉猎,因为和我的kpi无关。我脑子里的概念是:只要数据能增长,什么都要碰。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这一块,包括每一块的规则和逻辑,以及如何突破和利用这些规则。无线领域的帖子和回复数量飙升,直到超过大杂烩。
第四,坚持最佳运营模式,拓展新思路
我进茂普的时候是茂普的巅峰时期,所以过去很多好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理念都是可以继承的。关键在于人,不了解社区文化。多说无益。我真的很在乎这个。如果你不需要点,他会主动去做。所以我一直对招人很严格。
比如猫扑的热点操作是最杀手的。也许现在大家都知道的最著名的关于毛普的人物、事件、段子也就那么几个,但是别忘了,我们每天都在做,很难定义成功与否。如果只看结果,估计有10%可能到不了。
操作就是这样,很多工作都要持续不断的坚持做下去,直到变成条件反射。
记得我的团队里有一个女生很崇拜我,网名是MagicMoon。有些帖子的标题我都不记得了。大概说一下意思吧。她可以在5分钟内为我找到原始帖子。她之前负责审核,一天最多看一万多条回复,太神奇了。
发展新思想的前提是巩固一切旧知识,吸收精华。什么是扩张?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更极端,也叫拓展。而不是你到处摆摊,不懂操作的人可能会这么做,懂操作的人一定要懂得循序渐进的安排组合。
现在想起来,很多要做的事情都是挺值得纪念的。尝试各种手段,当然做了很多错事,走了无数弯路,一直在反思。操作是这样的。运营要允许试错,但拒绝停滞不前,坚持思考。
动词 (verb的缩写)关于产品改进和优化
贴纸2009年到2010年的修改都是成功的,每次数据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至于如何保证成功率,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运营商必须真正参与其中。
改版并不是完全的改变,而是必须立足于现状,因为用户的习惯已经养成,改头换面的成本很高。很多公司的老板和管理层经常心血来潮的敲打脑袋,下面几十个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上面。定位来回变化,用户有一天变成了新产品。很多公司就死在这一点上。你首先要和业务线的人达成共识,不然就是矿。
还有一点,如果版本上线,不代表一切都好,需要持续优化。我真的求过很多人把这些事情做完。如果你实现了你的目标,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总结:
我的经历太复杂了。其实一提到猫扑贴,我就总觉得对不起它,它成了我心里的疙瘩。当年我把铁铁当亲生儿子,后来又把茂普当亲生儿子。我是工人,不是决策者。我无法决定它的生死,看着它成为我的过去式。你应该知道我现在的心情有多复杂。
操作是这样的。在很多工作中,如果你花三个、六个、十个甚至十五个,领导看不到,结果也不一定满意。只有你最清楚过程,你收获了多少,你能提高多少,小宇宙有多强,你应该是最棒的。
在这里,我给所有的经营者说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人是被逼出来的,不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