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什么意思 教育心理学中总提到的“共情”是什么意思?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7 14:23:19
分享: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发了微信朋友圈表达我的想法。很多朋友都回复我:放心吧,孩子很快就会适应的。我非常感谢朋友们的好意,但坦率地说,这样的话并没有真正安慰我。我理智上理解,孩子总会适应这个道理。但是,作为母亲,我不能感情用事。但是,一个朋友的留言让我感觉好多了。她说:给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开车上下班走错了路。就是这句话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有人和我有着同样的情绪。之所以对这句话有很大的共鸣,是因为朋友默默陪着我,我的情绪被她“看见”了。虽然好像朋友没有安慰我,也没有帮我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她感受到了我的感受,和我分享。我觉得我和她之间有一种“联系”,缓解了我的情绪。

在这个故事里,我的朋友做的是换位思考。其实共情的含义很简单。互相感受,互相理解,这叫共情。具体来说,共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理解对方的感受;2.通过推人了解问题的本质;3.向对方传达你的同理心,以影响对方并获得反馈。

听起来共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实际上,这不是我们的日常交流习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用理性解决问题,而不是处理情绪。尤其是面对对方的负面情绪,我们往往是否定而不是接受。比如我们的朋友在哭,我们安慰人的第一反应是“别哭,别哭”,而不是“你现在觉得很难过,我会在这里陪你”。

刚入园的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经常以哭的形式要求不要去上学。父母对孩子说“别哭”并不能帮助他们缓解情绪。相反,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因为父母不接受他们的情绪而加剧的。如何做到有同情心?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在没有妈妈的情况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害怕的。你想妈妈,妈妈也想你。每当你在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都要记住妈妈在想你。”

共情为什么有用?因为相对于理性,情感是我们最原始的本能。所以,情绪是最容易把人联系起来的。人与人之间有情感联系的时候,沟通就容易多了,也有效多了。如何建立情感联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接受对方的情绪。

我们都玩过扔球游戏。当我们去接球时,最好的办法不是用力打飞来的球,而是根据惯性方向给球一个缓冲,然后随着球的移动方向把手臂移动到一定的位置,然后顺势把球扔出去。为什么要尊重球的惯性?因为这样我们接球更舒服,投球的时候也更准确。同样的原则也体现在沟通上。共情的作用就像接球时的缓冲,让对手和自己都更舒服,让球传得更到位。

现在我们来问一个问题,测试一下大家在野外生存的能力。想象一下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怎么能逃避?我们的本能反应一定是往漩涡的反方向游,但很不幸,科学研究表明,这种逃生方式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其实正确的逃避方式是完全违背我们的直觉的。我们应该先顺着漩涡进入漩涡中心,从中心沉到底,再从底部反方向游出去。水面上满是漩涡,一味对抗是徒劳的。相反,水的深处是平静而安全的。当我们不被表面现象所牵引,不被内心的恐惧所控制时,我们随波逐流,潜入深处,却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机会。

其实这和接球是一个道理。准确感受孩子的情绪,然后接受孩子的情绪,这就是共情。同理心做到了,亲子沟通就成功了一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