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的春秋假期快到了
中小学的春秋假期快到了,以后不用再补请假的理由,很多家长的愿望都会实现。据悉,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个部门下发了明确文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各地可在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开放、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根据气候环境协调寒暑假时间,制定并出台中小学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的旅游季节带薪休假。
据报道,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广东省人大代表黄细花提交了《关于在高校和小学实施春秋两季休假的议案》。黄细花建议春假应该定在五一前后,秋假应该定在十一前后,假期可以设计在10到15天左右,以促进员工的带薪休假,这样父母和祖父母就可以带孩子度假。
春秋是什么时候
春秋假期是春秋时期给在校学生增加的一个小节日。
其实很多国家已经实现了父母所说的春秋大休。比如日本三月份有春假。由于天气原因,不同地区的假期开始时间和长度略有不同。在美国,每年三月中旬左右,有8天的春假,孩子可以出去很远的地方。加拿大每年三月有一周左右的春假。在欧洲,各国的大学基本上都有春假。比如法国的春假在四五月份,假期大概两个星期。
改善假日旅游环境促进旅游消费实施意见
发改社[2019]18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政府有关部门党委、组织: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进一步缓解节假日集中出行造成的交通拥堵,优化节假日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不断推动我国旅游业优质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假日旅游环境
(一)提升高等级公路网的交通效率。完善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加快待贯通路段建设和交通拥堵路段扩建改造,优化主干道与城市道路衔接,在现有基础上合理提高路网运营能力。加快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TC)的普及,提高收费站的交通效率,加强ETC的应用和服务,方便人们出行。(地方有关部门、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提升高速公路的配套服务功能。合理优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停车区布局,完善服务设施,在有条件的服务区拓展信息查询、票务服务、特色产品销售等功能,因地制宜提供多元化服务。加强公路应急设施建设,提高高峰时段和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派出所建设,建立健全警务工作机制,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出行安全。(地方有关部门、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
(3)完善高速公路与风景名胜区的连接道路建设。在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与重点景区连接道路的衔接,完善交通导向标志的设置,在靠近景区的高速公路立交、服务设施和国道、省道重要交叉口合理设置旅游交通导向标志。(地方相关部门、交通运输部、文化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4)改善公共交通配套服务。节假日期间,在机场航站楼、旅游集散中心、景区换乘站等重点区域增加临时衔接交通,有效提升各大旅游交通枢纽的集散能力。提高热门景区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优化节假日公共交通容量供给,探索旅游交通公共平台建设,推进景区门票与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服务,引导游客乘坐公共交通。加快景区道路设施建设,根据需要增加4A及以上等级景区出入口数量。增强热门景区的出行保障能力,增加景区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高铁站、公交总站)之间以及节假日景区之间的城市公交线路或客运线路容量。(地方相关部门、交通运输部、文化旅游部)
第二,增加投资,重点增加旅游产品的供给
(五)加强旅游产品和旅游景点的规划布局。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的规划指导,科学调整区域旅游产品空分布格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新的精品景区、重点线路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地方相关部门、文化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6)丰富假日旅游产品的供给。加快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注重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和绿色元素。依托革命历史、文化和文物,发展文化体验旅游、游学旅游、农村居民留宿旅游、休闲度假和红色教育旅游。注重旅游消费导向,及时推出新路线、新产品,发布旅游消费指南,拓宽旅游活动空范围,避免旅游消费冷热不均、结构失衡。(地方相关部门、文化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七)优化热门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景区出入口,分散分布静态停车设施,提高现有停车设施的资源保障能力。增加景区停车位数量,全面采取扩大停车场、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增加临时停车位等措施,增加景区停车位数量,加强ETC在停车场等车辆集中场所的应用,缓解停车难造成的道路严重拥堵。倡导社区和社会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增加临时停车位的供应。推进景区派出所建设,增设报警点和求助电话,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完善警务运行模式。(地方相关部门、文化旅游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三,提高旅游景点的管理水平,优化人们的旅游体验
(八)实行景区流量控制和门票预订制度。考虑到景区文化自然资源保护要求和游客安全,推进逐步建立和实施景区门票预订制度,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每日最高游客人数。在满足安全、安保等相关条件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旅游开放时间,鼓励发展夜间旅游项目。(地方相关部门,文化旅游部)
(9)大力发展“智慧景区”。提高智能产品开发水平,鼓励智能景区建设,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4D、5D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三维动态展示平台,为游客提供在线体验和旅游路线选择。鼓励各地积极提高智慧旅游服务水平,重点推进门票在线销售和自助旅游服务,在中国4A以上旅游景区推广智能导游、移动应用程序电子讲解等智慧服务。(地方相关部门,文化旅游部)
(十)探索假日景区车辆预约管理。通过预订交通管理措施引导游客转向公共交通。通过提示标志、引导屏、媒体宣传等方式告知自己需要预约进入景区。在旅游受影响不大的前提下,结合往年景区统计分析,合理确定预留名额。综合利用微信、手机APP、景区官网等渠道提供预订服务。(地方相关部门,文化旅游部)
第四,加大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力度,促进高峰出行
(十一)加快实施带薪休假。用人单位主要负责实施带薪年休假制度。工会主要负责维护职工带薪休假权益,将实施带薪年假纳入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定期向职工报告和说明。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用人单位实施带薪年休假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地方相关部门、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
(十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建设。鼓励非高峰旅游,引导和鼓励员工及其所在单位更灵活地安排带薪休假。鼓励用人单位年初结合工作需要和员工休假意愿统筹安排全年休假,寒暑假子女上学的员工优先安排休假。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各地可在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开放、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结合气候环境协调寒暑假时间,制定并出台中小学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属在合适的旅游季节带薪休假。加强用人单位休假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岗位AB角制,不断完善员工休假保障体系,确保连续工作不乱。(地方相关部门、中央组织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
V.加强部门沟通合作,完善假日旅游监控和拥堵防控工作机制
(十三)完善工作机制。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和完善节假日和高峰期旅游交通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促进节假日问题常态化。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度假景区及其周边道路拥堵的监测和咨询,督促各地做好公路和景区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工作。各省(区、市)要建立相应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景区交通压力大的市县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公安部、文化旅游部、中国气象局、地方有关部门)
(十四)注重统筹协调。各地区要结合近年来假日旅游和交通的特点,注重协调部门资源,有效整合公安、交通、文化旅游、气象等相关部门力量,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对交通压力大、易拥堵的路段和收费站进行分析判断,科学实施治理。对于节假日客流集中、容易拥堵的路段,要提前制定导流引导计划,加强交通管控,维护车辆交通秩序;对于每天拥堵的路段,要加快扩建改造。(当地相关部门)
(十五)加强旅游预警。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预警分析和信息发布,引导游客在节假日合理出行。密切分析预测线上线下旅游企业和主要客源的游客流量,提前制定控制计划。促进交通和旅游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根据入园人数、道路运行情况等。,建立拥堵预警机制,通过导航提示、信息提示、引导屏、媒体等平台及时发布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拥堵预警信息。(地方相关部门、交通运输部、文化旅游部、公安部)
(16)加强应急管理。各地区要加强对景区周边路网的监控,对有拥堵迹象的路段进行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置;广泛利用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出行信息,引导车辆合理安排路线。完善恶劣天气、客流激增等应急预案,建立景区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游客滞留。(当地相关部门)
国家发改委
中共中央组织部
教育部
公安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运输部
文化和旅游部
全国工会联合会
中国气象局
2019年11月24日
有关旅游服务业的具体详情,您可以点击查看《中国研究》浦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旅游服务业市场前景及未来投资策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