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3 00:46:38
分享:

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黄芩作为根药,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的功效。黄芩临床应用优于黄连,不产生耐药性。黄芩用于临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药物,被称为“中药抗生素”。

黄芩的功效

黄芩性苦性寒。属于肺、胆、脾、大肠、小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可用于治疗胸闷、恶心、湿热、腹泻、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痈疮毒、胎动不稳。

“药对”:黄芩、厚朴、黄连止腹痛:五味子、孟母、牡蛎使人生子;黄芪、白蔹和赤小豆用于治疗小鼠瘘管。

《本草纲目》:张仲景治伤寒心满,泻心汤四面用黄芩,为主热,益于小肠。太阳病下好处多,如葛根、黄芩、黄连汤;主孕安泰散也用黄芩。

医学来源:黄芩是治疗肺湿热、眼红肿、血瘀的必备药物。是滋养肺中火邪之源,逆隔而上,补膀胱冷水不足。

《本经》:主治热黄疸、肠绞窄、利泄、水泄、闭血、恶疮、坏疽、火疮。

别录:治痰热、胃热、小腹绞痛、消谷、益小肠、妇女血闭、出血、小儿腹痛。

滇南本草:上泻肺火,下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骤溃,调经清热,烧胎除烦,清胎除热,六经除热。

概要:治风热头痛、湿热头痛、跑豚热痛、火咳、肺喉痿软、失血。

《本草经·郑》:枯者能清上焦之火,化痰行气,平喘止咳,止血散寒,清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清咽,治肺痿痈,乳痈,游法肌表发热,故用于治疗斑疹,鼠瘘,疮疡,红眼病。如果是感冒,可以消除痢疾,积聚膀胱热,淋证,疼痛,大肠阻塞,便血,渗血。

科学民间草药:外洗伤口有防腐作用。

黄芩的作用

1.抗菌的

黄芩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致病性皮肤真菌。

2.抗病毒的

黄芩对流感病毒和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

3.抗炎

灯盏乙素和黄芩苷能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模型渗出和肿胀,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1)机制: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

(2)抑制组胺释放

(3)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PGE)和白三烯(LT)的产生,减少炎症介质对血管的扩张,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白细胞的趋化性。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芩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尤其对ⅰ型过敏反应。黄芩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因为黄芩苷可以提高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

5.清热解毒

研究表明,黄芩具有解热作用。黄芩具有解毒作用,这与葡萄糖醛酸有关。

6.护肝利胆

中医认为黄芩具有清肝利胆、保肝护肝的作用,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7.安静

黄芩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作用。

8.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黄芩对血液系统有复杂作用,黄芩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抗凝血,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生成。

9.抗过敏

黄芩苷的抗过敏作用强于糖苷。黄芩作为抗过敏反应,不产生过敏反应,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放松作用。黄芩苷和黄芩苷能抑制过敏性水肿和炎症,并能改善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0.降低血压

黄芩的酊剂、浸剂、汤剂、醇或水提取物和黄芩苷均可引起降压作用。口服输液可降低正常和慢性肾性高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恢复正常。

11.利尿作用

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素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的醇提物和煎煮液也有利尿作用。

12.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黄芩具有降血脂、微升血糖的作用。

13.解痉效果

黄芩可以消除强直性痉挛的症状。

14.流产预防的作用

黄芩具有清热安胎的作用,可用于胎动不稳。常与白术、竹茹同用。

15.抗癌效果

黄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扩散。

黄芩禁忌

《本草经疏》:脾肺两虚,不可热。凡中寒泄泻、肝肾不足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泄泻、脾水肿、血燥、气虚闭经、肺寒气短、血虚不安、阴虚淋证者,亦禁止使用。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