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是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2.春节在古代被称为郑丹,年初,新年等。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农历新年。然而,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在农历十二月八日或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到农历正月十五日,以除夕和农历正月初一为高潮,从腊祭献炉。春节不仅是中国汉族人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古老的节日。满族、蒙古族、瑶族、壮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达斡尔族、侗族、黎族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春节习俗,节日形式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吃年糕、饺子、汤圆、荷包蛋、肉丸、全鱼、酒、橘子、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山珍海味;伴随着掸灰尘、洗被褥、准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祝福、生火、守除夕、拜年、探亲等等。
3.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节、重午节、夏节。结束就是开始,开始的意思,第五天可以叫结束五天。阴历是以地球为基础的,阴在正月,毛在二月,午时在五月。所以五月叫午月,五日与午相连,五日为阳数。所以有的地方把端午节叫做五月节、艾节、夏令节等。2006年5月20日,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和清明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个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李周。根据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是在八月中旬,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一年有四季,每季分为孟、仲、纪三部。因为秋天的第二个月叫中秋,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中秋节的流行始于中国的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它和元旦一样出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