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记者从多家独立消息来源获悉,屠呦呦及其团队近期针对青蒿素耐药性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取得新进展。
屠呦呦的团队发现二氢青蒿素在治疗具有高度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针对近年来世界部分地区青蒿素的“耐药”问题,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抗疟机制研究”、“耐药原因”、“治疗方法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文件》,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所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昆明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开展临床试验的责任单位。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为282.33,成分含量为C 63.81%,H 7.85%,O 28.33%。
什么是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包括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和药物性红斑狼疮。
病因尚不明确,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家族聚集倾向,遗传率为4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0.4% ~ 5%患有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卵双生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率为24% ~ 69%,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2% ~ 9%)。至今已有NCF2、TNFSF4、STAT4、AfT1、RASGRP3、TNIP1 IKZFl、ETS1等90多个SLE易感基因。,已通过现代基因研究方法鉴定,其中30多种在张学军发现。
2.性激素此病多见于育龄妇女,妊娠可诱发或加重SLE。但证据仍然不足。
3.环境因素和其他紫外线辐射可激发或加重LE,可能与其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DNA的改变,或释放“隐藏抗原”或表达新的抗原,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有关。肼、普鲁卡因、甲基多巴、异烟肼、青霉素等药物可诱发药物性红斑狼疮。一些感染(如链球菌、EB病毒等。)也会诱发或加重疾病。
同时,有些药物会诱发药物性红斑狼疮的出现,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轻度红斑狼疮,可口服羟氯喹和外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单独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