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发布
今天(17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国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根据《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2018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0.9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74万人,查获各类毒品67.9吨;共查处吸毒人员71.7万人,强制隔离戒毒27.9万人,责令戒毒人员社区康复24.2万人。
该国吸毒人数首次下降
截至2018年底,全国吸毒人数为240.4万人(不含戒毒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出境人数),首次呈现下降趋势。30个省(区、市)涉毒犯罪分子中未成年人比例下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继续巩固。
冰毒已经成为中国滥用最多的药物
虽然中国在药物滥用控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合成药物滥用仍在蔓延,药物滥用的类型和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现有吸毒人员240.4万人,其中吸毒人员135万人,占56.1%。冰毒已经取代海洛因成为中国滥用最多的毒品。大麻滥用继续呈上升趋势,在华外国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者、娱乐圈艺人的滥用呈上升趋势。
新型药物不断涌现
众所周知,一些毒贩为了吸引消费者,混淆视听,不断翻新药品图案,改变包装形式。“仙水”、“娜塔莎”、“0号胶囊”、“氟胺酮”等新型毒品不断出现,具有高度的伪装性、迷惑性和时尚性,主要在娱乐场所被青少年滥用,给监管和执法带来困难。
全世界大约有2.75亿人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
目前,毒品制造、贩运和滥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更加突出,毒品使用者的来源、类型和数量不断扩大。毒品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继续蔓延,毒品危害日益严重,毒品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据统计,全球约有2.75亿人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其中近3100万人是吸毒者。
海外毒品对中国的渗透正在加剧
报告指出,“金三角”、“金新月”、“南美北美”等境外毒品来源“多入全线渗透”的复杂局面没有改变,境外毒品对中国的渗透进一步加剧。金三角,毒品渗透加剧,合成毒品进入增多。“金新月”毒品产量居高不下,海洛因走私时有发生。南美洲散装可卡因的过境情况突出,缉获量正在迅速增加。
自从加拿大宣布大麻“合法化”,美国大多数州宣布娱乐和医疗用大麻“合法化”以来,从北美向中国走私大麻的案件数量有所增加。嫌疑人多为在华留学生、归国留学生或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人。他们通过互联网向海外毒贩订购,然后通过国际快递被贩运到中国。一些国内犯罪分子还利用海外网站学习大麻种植技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大麻籽在中国种植和销售。
国内制毒能力被大大削弱
2018年,中国破获国内制毒案件412起,捣毁制毒窝点268个,查获毒品14.7吨,分别下降30.8%、15.5%和37%。
经过不断的打击和整顿,国内的制毒犯罪活动受到了重创。广东作为传统的重点制毒省份,经历了源头收缩,制毒活动不断向其他控制力较弱的地区转移。过去很少发现制毒活动的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制毒活动显著增加。合成药物和制毒物品更难获得,导致掺假、多销商品、价格上涨等。
“互联网加物流”已成为贩毒的主要方式
随着互联网、物流配送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陆海、空邮政渠道,以立体的渠道和卓越的智能手段进行毒品走私和贩运。“互联网加物流”已经成为贩毒的主要方式。
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毒品和制毒物品,在网上寻找运送毒品的“信使”,或者通过物流配送等渠道运送毒品。他们收发不用实名,用码字和码字联系,用微信、支付宝、q币等网上支付方式。交易双方都没有人。上海、江苏等地利用智能快递柜侦破了多起贩毒案件。毒贩收到毒资后,通过手机将装有毒品的快递柜的位置和提货密码发送给吸毒者“提货”。一些不法分子甚至登陆“暗网”从事贩毒活动,难以发现和打击。
贩毒者逃往国外,向该国走私毒品的情况增多
一些移民逃到国外从事毒品贩运,全年有24,400名移民被捕。公安部指挥的“524”工程表明,缅甸北部一些出境贩毒团伙已取得长足进步。这些团伙层次多、分工细,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互联网招募无犯罪记录的年轻人,引诱他们到缅甸北部并拘留他们,强迫他们将毒品藏在体内或通过恐吓勒索等手段将毒品运往中国,操纵国内大部分海洛因消费市场。受国内外药品价格差异带来的巨额利润吸引,从国外携带药品入境的人数增加。
国家禁毒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禁毒斗争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开展“2019年禁毒两打两控”专项行动,以禁毒整治和建立禁毒示范城市为重点,努力构建覆盖禁毒教育各个环节的中国特色“六全”禁毒体系, 控制所有环节的吸毒者,打击所有环节的毒品犯罪,监督所有因素的制毒物品,全方位监测毒品形势,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禁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