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昌前:关于地质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与写作
根据马昌前2019年4月10日在岩矿系组织的地质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上的发言提纲整理
每年的3-5月,是本科生集中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 各系都会尽快组织同学们开动员会,宣讲学校文件,明确过程要求,传授写作技巧,划定学风红线,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这里,我结合多年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工作中的体会,给地质学专业的本科生提供3点建议,供大家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时参考。
第一, 认识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撰写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生产实习的延伸。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我们在《探索“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型地学人才》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地学人才,应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之“德”,兼具“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之“能”的“一德四能”特质。从生产实习到毕业论文撰写,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都是多方面的,是“一德四能”的最有效的训练环节。而撰写毕业论文的突出意义,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与导师在各环节的互动,尤其是有教师团队在论文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对论文内容和答辩过程的严格把关和有益建议,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认识失败与成功的辩证关系,体验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培养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体会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二是训练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要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必须要读文献、做实验、勤思考、会作图、能总结、善交流,整个研究环节包括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过程,要求学生既要动手动脚,又要动脑动口,既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和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又要学习掌握展示成果和与同行交流的要领,因此是一个最具有综合性的训练,能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三是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搜集资料,提出问题,获取数据,展示结果,深入讨论,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创造性劳动。研究的过程无时不刻在考验和训练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因此,撰写毕业论文,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四是增进师生感情: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完成,主要反映了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端正的工作态度,但也是学生与指导老师密切交流和良好合作的体现。学生不一定能记住所有的授课老师,但一定记得自己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教师不可能记得教过的所有学生,但多半能记住指导过毕业论文的学生。和谐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促进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未来事业的顺利发展十分有益,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激励教师更好地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 明确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要努力做到“四要一求“。一要体现严谨的学风。严谨的学风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归根结底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要求学生主动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参与实验研究,认真处理数据资料,细致做好布局谋篇,不抄袭剽窃,不投机取巧,独立编写论文。引用他人的数据、图表和观点,都要细致注明出处,编写完整的参考文献。按照学校对论文查重的要求,文字复制比最好控制在10-15%以下。只有不超过20%,才有资格参与优秀论文评审。文字复制比超过40%就疑似抄袭,会产生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我甚至见过一个学生,也许是为了降低复制比,在大段抄来的内容中,每个句子的词与词之间都插入诸如之乎者也、的地得、你我他等一系列与内容完全无关的文字,把原本通顺的话改得面目全非,无法阅读。这样,查重软件发现不了问题,复制比也降低了,但通篇其实都是垃圾文字。地质学专业的论文,地质背景部分往往需要较多地引用他人的资料,在写作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结合自己搜集的野外资料,通过绘制新的地质图、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素描图,加强区域的对比分析来完成。必须引用的内容,要尽可能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同时,列出引文来源。二要体现扎实的基础。所谓基础,就是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中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矿物岩石学方面的论文为例,应包括合格的地质图、剖面图和素描图,岩石的描述与定名相符,矿物光性特征、化学成分与矿物名称的匹配性、岩石的矿物含量与全岩化学成分的匹配性,岩石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符合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岩石形成过程、地质意义进行合理的分析。三要体现系统的训练。地质学专业本科生的系统训练,包括正确的野外观察、描述、制图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本专业中外文文献检索、阅读和集成能力,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积极探索新的知识的能力,初步的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及交流能力,等等。四要体现规范的格式。规范的论文格式,既是作者良好学风的反映和对读者的基本尊重,也是完整、准确交流研究成果所必须。学校制定了《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对论文的内容、书写格式、排版和印刷都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各位同学应按照写作规范对自己的论文进行检查、修改、补充和完善。此外,本科生毕业论文,应力求有所创新。本科生开展科研的时间短,接触的文献面窄,掌握的方法少,要做出创造性成果,难度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初步统计表明,每年有大约10%左右的本科毕业论文,能够提出新观点,发现新现象,做出新解释。撰写毕业论文的同学,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观察到的现象、对比中发现的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交流,结合查阅文献,进行分析对比,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一般性中发现特殊性,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力求做出有新意的论文。岩浆岩方向的论文,当前最忌通过简单投图来确定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而应通过学科交叉,拓展研究视野,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路。例如,通过大量收集区域资料,对比岩浆岩成分和年龄的空间变化,结合矿床类型和时代、特殊变质岩的时代和地质意义、地层不整合和沉积岩的时空变化规律等,讨论区域地质意义,发现地质演化规律;采用新方法新理论开展研究,包括引进其他学科的方法或学习本学科的最新方法,应用新的软件或模拟技术,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加强质量平衡、能量守恒等的定量模拟和数值计算,等等。目前,火成岩研究中方兴未艾的新方法新技术是:火成岩定量结构分析,晶体环带样式理论的应用,晶体同位素层序学,在晶粥模型基础上讨论岩石成因,开展全球矿物化学或岩石成分的大数据对比,岩石磁学的应用,地质速度计实习基础上的。有些学生在前一年完成毕业实习报告时,就确定了选题。对于尚未确定题目的同学,应结合去年的毕业实习报告,将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最合适的选题。例如:野外做过哪些主要的观察、测过哪些地质剖面、采集了多少种样品、每种样品有多少标本、是否已经磨制了普通薄片、光片和探针片,开展了哪些分析测试工作,等等,在与导师的讨论中,根据所剩下的时间和导师能投入的经费情况,来确定一个大小适中的题目,并明确主要的章节安排和各部分的研究内容。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题目还只是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的概括,论文的最终题目需要在论文完稿后最后来确定。论文的题目既不能过长,又要尽可能体现出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或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是查阅文献搭框架。就是通过阅读文献,观摩前人对各部分的表达方式,构思各章节所需的观察资料、实验数据和图表,明确各部分所涉及的计算方法、分析思路和文字描述的内容。
各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都有基本统一的格式。以结晶岩类研究为例,除前面的中英文摘要、目录和后面的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等部分以外,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如下部分:
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完成的工作量统计,等等。
区域地质背景:包括研究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区域地层、区域岩浆岩、区域变质岩或基底,等等,特别是后面讨论成因和构造意义时要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和信息,需要在这里提前描述和介绍。
研究和分析方法:介绍论文涉及到的野外定量统计和测量方法、室内实验室对岩石和矿物的结构和成分的分析测试方法等。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野外地质部分要根据自己获得的野外观察资料,详细介绍所研究的地质体-岩体、火山岩或变质地体等的野外产状、形态、大小、内部组成、单元间的相互关系,各单元之间以及所研究的地质体与围岩之间有无截然界线、火成岩有无冷凝边、有无成分和结构的明显变化,等等。野外工作期间,对火山岩和变质岩应测定剖面图,对侵入岩体具有复杂结构构造的地方,应该绘制大比例尺地质图,对小范围的地质现象,应有照片和素描,等。岩相学部分,重点要对不同单元的岩石进行详细描述,除了要比较准确地估计矿物含量外,还应详细划分岩浆期前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它生矿物;对原生矿物,要总结其结晶顺序,绘制能反映矿物特点和矿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镜下素描图或提供照片。
分析结果:这是文章最重要的基础支撑,必须准确描述,图文并茂表达。可根据测试分析的内容,分解为同位素年代学、矿物微区结构、矿物化学、晶体粒度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等部分,或根据资料的丰富程度和论文主题,只聚焦在其中一、二个方面。
讨论:这是文章中最关键最难写的部分,直接体现文章的水平和质量。同学们应反复阅读文献,结合绪论中指出的存在问题,紧扣论文主题,立足分析结果,一个一个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例如,可包括蚀变对岩石成分的影响、岩石成因分析、与成矿的关系、岩石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火山活动的全球变化意义等。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可分别总结观察所得的结果、讨论中获得的认识,还可指出尚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等。
三是分析数据添内容。毕业实习报告写得好的同学,往往已经对论文的基础部分做了总结生产实习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结合新的资料,对论文的前面几部分进行修改、补充,而把重点放在新的测试数据的整理、分析、解释和讨论上。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资料和实验室分析数据,通过计算、统计、对比和分析,制作相关图件,结合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恰当表述研究结果,深入讨论相关科学问题。完成了结果和讨论部分的初稿之后,要再返回去补充和完善绪论和区域地质背景等部分,使前后的内容紧密衔接,为讨论部分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前一年完成的实习报告质量较差的,或分析结果与原先预测的情况差距较大的,需要补充的资料更多,完成论文的难度也要大些。
四是反复打磨调格式。写出全文的初稿后,要进一步结合文献的阅读、与导师和同学的讨论,理清文章思路,明确科学主题,不断充实文字材料,提高讨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要细致检查论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删除重复的内容,修改和完善各级小标题以及图名、表名,补充缺失的数据、文献和图表,规范全文的格式,消除拼写、打字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不少同学的英文摘要不通顺,专业词汇不准确,具有明显的Chinglish特点,或简单采用百度和谷歌翻译的结果,都是必须要注意修改的。 总之,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布局谋篇到字词标点,从科学内容的准确表述到参考文献格式的统一,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不断打磨,使其达到“四要一求”的标准。鲁迅先生就曾说过: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曹雪芹也认为:“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只有经过反复思考与推敲,不断调整与修改,细致增补与删减,才能使论文日臻完善,才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论文。
预祝同学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创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