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医道 “医道通仙道”!历代高道“医术”这么厉害是有原因的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6 13:41:45
分享:

历代道教徒为何都善于医道,这似乎和其它宗教教义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自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制九针以来,三皇五帝皆以“道、医、易”为中华文化主流息息相关;二是道教强调内修必须与医学紧密结合,医理是道教内炼养生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即所谓“先明脏腑,次说修行”;三是医药的作用正是在于预防和治病,延长人的寿命,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

“医道通仙道”、“医道同源”,这是对医术和道术相融、互渗高度统一的反映。明代医家龚延贤曾指出:“医道古称仙道也”,并说“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

有句俗话说,十个高道九个医,那么,医学为什么能和道术相融互渗,并且长期共生发展呢?据著名学者盖建民先生研究认为:我国的“长生”信仰由来已久,随着医药学的进步,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人们便萌发了“长生”与“不死”的观念。此乃古人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得出来的。因为在古人看来,服用药物既然可以治病,可以使人不病,那么就可以延年,甚至长生不死。

道教与医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历史悠久的。道教从一开始,也可以说从先秦时期的方士乃至上古的“巫”时期,就一直和医学相互交融互渗,并借着以医传教、治病救人为宗旨。

到了秦汉时期,在众多神仙方土中更不乏掌握一定医药知识之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据说很可能即为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土整理汇编而成。道士们在这方面的成就比之于古代巫师和神仙方土,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通过自己的修炼实践或直接的行医实践,在病理学、药理学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其中医术高明者也不在少数。

道教于东汉末正式形成教团组织后,就提倡和承继“以医弘道”、“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如张道陵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指出:“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这一信条长期以来为道门所尊奉。

东晋道教著名学者,医学家葛洪认为:人之寿命长短寿夭操之在我,可以通过药物来养身、方术来延命,改善身体状况,做到内疾不生、外患不入。故他提出:“为道者必须兼修医术”的主张。

在道教中,不乏有以医术高明闻名世间的高道,例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他们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医学或者药学体系的人。葛洪曾著写过《金匮玉函方》一百卷,《肘后备急方》三卷,这两卷书相当于今天的急症临床手册和中医处方的汇编。葛洪 对远东地区的特有传染病—沙虱病的认识领先同类记载一千多年。陶弘景的代表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瘟疫学奠定了基础,孙思邈更不用说,药王的大名在唐代如雷贯耳。

道教的宗教愿望,无论是长生还是济世度人,都离不开医术和方药,故说:“自医又复医人,医医不已;达道堪传妙道,道道皆通”。道教将医药作为“自救”与“救人”的前提,积极精究医道,从事炼丹实验,既扩大了药物的来源和品种,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又在医学思想和医学成就等方面,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