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是什么意思 潘麟先生讲授《大学》连载八:“德性”的含义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6 10:53:51
分享:

潘麟先生少年向学,徜徉于佛老与文史哲等,玩味于儒家仁义良知之教,方知华夏智慧,一脉千古,朴实无华而又微妙深远。为报圣贤教化之恩,为报国土养育之德,故发愤而著《〈大学〉广义》。值此时代巨变、举世彷徨之际,以期张扬此圣学于当世及未来,企求薪火相传,为民族指示方向,为人生指示归途。

以《大学》为代表的整个儒学,皆为“成德之教”,皆是“为仁之学”也。若欲明仁之义,需先彻知“心性”二字之内涵。无论是“尧舜性之”,还是“天性”“德性”“仁性”,这其中都涉及到“性”字。性的含义有二:其一,性者,本体义。性以自己为体,故曰“性体”。其二,性者,真理义。性者即真理,真理即“性体”。此“性理”为形而上之理,非形而下之理。

现将先生讲授《大学》的视频《“德性”的含义》整理为文稿,发布于此,以飨读者。

主持人:“品味儒家经典,享受中华文化。”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东学西渐》之《大学》,我是主持人伊谷。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学者潘麟先生。潘老师您好!

潘麟先生:你好!

主持人:之前我们经常提到“德性”和“良知”,这显然是儒家的一个核心。那老师您能不能再跟我们详细地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

潘麟先生:无论是德性、良知,还是孔子所说的“仁爱”的“仁”,这些都是儒家最为核心的概念,可以说是儒家的灵魂和生命。这个如果不说清楚,那么整个儒学就不可能明朗,不可能透彻。其实包括《大学》在内的整个儒学,一言以概括之,就是“成德之教”。

主持人:怎么理解呢?

潘麟先生:“成德之教”就是成就“德性”的一个教育体系。我们将其简称为“成德之教”,也可以把它概括为“为仁之学”,就是“仁爱”的“仁”。“为仁之学”就是围绕着“仁”而建立的一门学问,所以它叫“为仁之学”。儒家不是一个宗教体系,而是一个智慧体系,所以“成德之教”里的“教”并不是“宗教”的“教”,而是启示、指引、教化的意思。“为仁之学”也不是一般的世间小学。我们现在讲的是“大学”,即“大人之学”“圣贤之学”,也不是一般的俗学。

主持人:那什么是俗学呢?

潘麟先生:俗学就是一般的待人处世的油滑之学。

主持人:具体是指什么呢?

潘麟先生:就是告诉你如何变得更油滑一点、更练达一点、更机巧一点,像这样的一些学问就属于俗学。儒学不仅不是俗学,更不是技艺之学。

主持人:什么是技艺之学?

潘麟先生:技艺之学就是技术、技巧的学问。比如,我们造一个汽车、造一个工具,这些都属于技艺之学。儒学显然不是一门技艺之学,它的作用是给人类指明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落实到具体的技术、技巧上,类似于如何打铁、如何做一个木工活都是属于技艺之学的范畴,而都不是儒学。由此可见,儒学不是一门技艺之学。

主持人:它是属于形而上的一种。

潘麟先生:儒学的核心是发明心性、圆满人格、彰显生命、成就内圣外王之学。那么你要想发明心性、圆满人格、彰显生命、成就内圣外王之学,就必须把“心性”二字辩说清楚。如果你连“心性”二字都不知道,那要如何彰显心性?如何发明心性、彰显生命、成就内圣外王?这些东西都是谈不上的。到了孔子那里,他就把“心”和“性”,统一到一个字里来。

主持人:那是什么呢?

潘麟先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仁爱”的“仁”。“仁”字里面,既包括“仁心”,也包括“仁性”。“仁心”的“仁”就是“仁爱”的“仁”,“仁性”又叫“德性”。“仁心”“德性”合在一起,就是“仁”,所以“仁”里面既包括“心”的成分也包括“性”的成分。“心性”二字一直是儒家立言、立教的根本。

主持人:那“仁”的含义怎么理解呢?

潘麟先生:我们要想明白“仁”之含义,必须明白“仁心”和“德性”,就是“心”和“性”的全部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孔子所说的“仁”完完全全地、透透彻彻地明了。

主持人:潘老师,我们怎么样去理解“性”这个字呢?

潘麟先生:我们此前讲过“尧舜性之”,讲到“天性”“德性”“仁性”,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性”字,所以“性”字在儒家中的含义非常广泛。我们经过归纳、概括后发现“性”有以下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本体义。“性”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本体、本源和基础,所以并不是说从“性”之外再拿一个体来作为“性”的体,而是“性”以自己为体,简称为“性体”。

主持人:那老师,您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呢?我觉得这个很深奥。

潘麟先生:比如说太阳跟电灯。电灯自身不能发光,必须有电源供给才能发光。也就是说,电灯本身不能制造光明,必须以电为前提才能使自身变亮;没有电,电灯就不可能亮。所以,电灯不能以自己为体,它必须以电为体,也就是以电为前提。不过太阳就不是这样的。太阳不需要其他供给电源、电力就可以制造光明并往外发射,所以太阳是以自己为体。

主持人:所以是太阳可以以自己为体,而电灯不可以。

潘麟先生:大概就是这样理解。“性”就是这样,“性”相当于是太阳,它自己就可以往外发光,它自己就是自己的源头,所以不需要像电灯那样有一个电源,要源源不断地输送电才能够发光。电灯要以电为前提,那就是以电为体和基础,而太阳不需要以电为基础,所以就叫以自己为体。在“德性”“天性”的“性”中,“性”就以自己为体,它不需要再以本身之外的东西为前提和基础,所以简称为“性体”。“性体”在儒家有很多别名,如“德性”“天性”“理性”。宋明理学就是“以理为性”,简称“理性”。那么所谓的理学,就是研究“性理”的学问,就是以“性”中内含的种种道理、种种真理为学问,所以它就简称为“理学”,或者叫“性理”之学。除此之外,“性体”还有其他的别名。比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德性”或“性”的别名——“中道”;《周易》的“易”,称为“易体”;《大学》和《中庸》里面所提到的“诚”,就是正心诚意的诚,称为“诚体”;还有“寂感真几”,这个名字很怪,是只有儒家才有的,是从儒家的《周易》里面来的。这些都是“性体”之别名。有时候儒家就用一个字——“道”或者“天”来表示“性”。“性”字在道家也有很多别名,比如“道”“一”“无”和“道法自然”的“自然”。

主持人:“一”也是“性”之别名吗?

潘麟先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其中的“一”也是“性”之别名,这是道家的一个用词习惯。还有就是“无为”“无名”“玄德”“众妙之门”“太上”——“太上老君”的“太上”,这些都是道家对“性体”起的种种别名。佛家对“性体”的别名是最多的,其中主要的有:“如来”和“实际”。我们日常使用的词语中有很多都是来自于佛家,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实际上这个事情是这个样子的”的“实际”,就是来自于佛家。

“实际”这个词的本义指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真际,而实实在在的真际就是对“性体”的一个形容,它指的就是“性体”。还比如我们要信仰真理、追求真理,“真理”这个词就是来自佛家。还有“法性”“法界”“法身”“大光明藏”“佛性”“空性”“自性”,以及“常寂光土”“大陀罗尼”“大涅槃”等等,都是“性体”之别名。与道家和佛家相比,儒家对“性体”的别名是少的,有时候就叫作“天性”,简称为“天”;有时候就叫作“道性”,简称为“道”。相较于佛家,儒家是最不爱给同一个事情起很多别名的,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佛家正好相反,它们特别喜欢给同一件东西起很多别名。这其实也是有两面性的:好处是每起一个别名,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这个事物的新角度、新门径;坏处是我们会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研究和明白这些名词术语上,而不是放在名词术语所指称的对象上。用佛家自己的话说就是胶着于名相,即这个名相牢牢地吸住了我们的注意力。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名相就是名词术语的意思。我们整天去追逐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去追求名词概念,而不是名词概念背后所要反映的那个真实内涵。用禅宗的话说,叫“死在句下”。

主持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潘麟先生:就是我们一生都在追求语句。这些语句成了我们的口头禅,而我们成了一个书虫,最后我们“死”在了一堆一堆的名词概念之中,却不知道这些名词概念背后真正的意义,这是它的不好之处。因为它的名词术语太多了,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其中,这就叫“死在句下”。有些人半辈子,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得佛门而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在追求和研究每一个名词的意思,也就是它的概念和定义。而儒家很成功地避免了这些,他说我们不要在这些名词术语上过于纠缠,只要给同一个事物起上一两个名字就可以了,所以儒家的“性体”就叫“德性”或者“天性”,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名字。这是“性”的第一个含义——“性者,本体义”。“性”以自己为体是“性者,本体义”的中心思想和核心概念。

主持人:潘老师,刚才说“性”的第一重含义叫作本体义,那它的第二重含义是什么呢?

潘麟先生:它的第二个含义就是真理义,就是说性者就是真理,真理就是“性体”。当我们说“性体”的时候,我们指的是真理。那什么叫真理呢?就是真实之理或终极之理。“理”就是根据的意思,真理就是真实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之所以存在,那么必然有它存在的根据。那么它是依什么而存在的呢?那么我们就要一直往前追,追到的那个终极依据、终极理由就叫真理。

主持人:那“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

潘麟先生:对,它合的是什么理就要层层去追问,直至追到不可再追的地步,这个理就叫“真理”,或者叫“终极之理”。所谓的“终极之理”就是终极依据、终极根据、终极理由。“性”就是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的本体,本体就是终极的意思——终极依据。所以,所有事物存在的终极根据都回归到了“性体”这里。由此可见,“性体”就是终极真理。因此,“性体”的第二个含义就是真理义。当我们说“性体”的时候,我们说的就是真理;当我们说真理的时候,我们指的就是“性体”,所以“性体”跟真理是同一个含义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已。

主持人:老师,您刚刚说真理就是“性体”,“性体”就是真理。那我们所说的真理和西方科学中的真理是一样的吗?

潘麟先生:不一样的,而且差别非常大。

主持人:那它的区别在哪里呢?

潘麟先生:我们儒家所说的真理,也就是“性体”之理,指的是主体之理和生命之理。西方自然科学中所说的发现了真理,指的是发现事物的结构之理。

主持人:是属于物理吗?

潘麟先生:可以说是物理,但这个物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指的是一切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西方发现的理是物质的结构之理,是形而下的理。而我们所说的“性体即真理”的真理,指的是形而上的真理。一个是形而下的真理,一个是形而上的真理。我们这样作一个归纳,大家可能就清楚了。西方自然科学所发现的真理,是外在的客观真理;儒家所说的“性体”之理,指的是内在的、主体的真理。这是第一个差别,即外与内的差别。第二个差别是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差别。西方自然科学所发现的物理是没有生命的,是无生命之理。而儒家所说的“性理”——“性体”中所含的真理,指的是生命真理、生命之理,是生命之中所内含并透显出来的真理,所以它属于生命真理。所以,有无生命真理是第二个差别。

主持人:那还有别的差别吗?

潘麟先生:第三个差别是现代西方科学所发现的客观的真理,指的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结构以及外延。我们将之称为结构真理。而儒家所说的“性体”中内含的真理,指的是存在真理。一个是结构真理,一个是存在真理,所以它们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学到了关于“德性”的两个重要含义:一个是本体义,一个是真理义。我们之后还会学习到关于“德性”的更丰富的含义。好,今天的节目就先聊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潘麟先生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