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是民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发表于1943年的一篇短篇小说,可以说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小说之一。《倾城之恋》描述了一段略带传奇性的爱情故事,没落的贵族小姐白流苏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离婚归家后一直遭受哥嫂的冷言与讥笑,白流苏以青春美貌为筹码,和富商范柳原进行了一场爱情的博弈战,两人斗智斗勇,在香港与上海之间游走,最终因为战事突发、香港沦陷成全了白流苏这段倾城之恋。张爱玲的小说深受《红楼梦》的影响,"陋室空床,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种繁华背后的苍凉深深地影响着张氏的小说。再加之张爱玲的家世背景以及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张爱玲的小说总是以荒凉为底色,正如她自己所说:"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张爱玲讲这种浮华背后的苍凉也带到了《倾城之恋》之中,故事的结局看似是完美和谐的,但实际上聪明的女主人公白流苏自己也有点怅惘——"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这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背后,悲剧意蕴不言而喻,流动于全文之中。
一、亲情——冷眼、势力与凉薄白流苏在第一段婚姻中遭遇丈夫的毒打,因此她毅然决然离婚归家。起初她带着些离婚分得的财产,几个哥哥还愿意庇护她,但这点钱被几个哥哥盘算来,盘算去早花了个精光,于是哥嫂就开始各种挖苦讽刺她。当她前夫去世让她上门去戴丧守寡时,白流苏死活不从,但她的哥嫂们却恨不得她立马离开白家。三爷讽刺她"住在我们家,吃我们的,喝我们的"。四奶奶用光了她的钱却反过头来讥笑她晦气,说她"一嫁到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她母亲听到了却也只是叫她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一味地避重就轻。流苏自己也知道"她所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家里两个要去相亲的女儿,宝络那边如火如荼,流苏这边却是冷冷清清,就连她自己的母亲也为了自己的声誉,怕别人说她虐待庶出的子女而决定牺牲自己亲生女儿的幸福。当范柳原从香港拍来电报乞她去港之时,她母亲明明懂得这背后的真正意思,却仍然只是说:"既然是叫你去,你就去罢!"亲自把女儿赶去做情妇,张氏笔下的母亲可谓是突破了五四以来"母爱"母题的桎梏,她不写温柔、爱子、无私、博爱的母亲,她所塑造的母亲无能、自私而又软弱,做着男权社会的帮凶,亲手扼杀儿女的幸福。如此凉薄的血缘亲情,逼迫白流苏不得不以前途为注、以青春美貌为筹码进行一场爱情的豪赌——"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自己了",这段传奇之恋实际上从一开始的动机便是悲凉的。
二、友情——虚假与利用《倾城之恋》对友情方面的着墨并不多,只有徐太太算得上是白流苏唯一出场的闺中密友,但就是这唯一的密友,对白流苏也是半分真情掺着半分假意,就连为流苏介绍婚事也是基于自己的利益,充满着自己的考量。徐太太在流苏面前也貌似真心地替她说过几句公道话——"你也太老实了,不怪人家欺侮你,你哥哥们把你的钱盘来盘去盘光了!就养活你一辈子也是应该的。",又热心地替她张罗婚事,结果却只给流苏介绍了个五个孩子的爹。在范柳原看上流苏时,徐太太又很热络地邀请流苏与她同去香港。聪明如流苏怎么会看不透这一出出人情戏,她也明白不过是因为徐太太的丈夫与范柳原有生意上的密切往来,他们夫妇俩热心地捧着范柳原,就要"牺牲一个不相干的孤苦的亲戚来巴结他"。香港战事一发,徐先生与徐太太丝毫不顾流苏死活,自顾自地就搬到了安全地带去。但在危机解除后,他们又自发前来恭贺新禧。徐太太是社会中的人精,在人际关系中摸爬滚打,清楚各种交往谋略,她对流苏的那点点好也不过是看中了流苏的青春美貌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徐太太虚假友情的推波助澜使得流苏能够顺利进入这爱情的赌局,传奇的戏码才能渐次拉开帷幕。
三、爱情——赌注与斗争《倾城之恋》是爱情传奇,自然是以描写爱情为核心。在这段恋爱中,白流苏是自私的女人,范柳原是自私的男人,纵然这两人一见钟情,互有好感,但身处红尘俗世中的他们的爱情并不纯粹。白流苏以未来为赌注,以青春美貌为筹码,进行了一场豪赌,赌的是范柳原这个众人虎视眈眈的男人。正如范柳原所说,此前他们俩是在"谈恋爱",而不是"恋爱"。两人在这场爱情的游戏里斗智斗勇,一个想得到受法律保护的正室的身份,一个却只需要一个美丽温柔的情妇。白流苏自矜自持不敢轻易答应,范柳原却不急不忙徐徐图之。金钱权势身份地位上的天然优势使得范柳原拿捏稳了白流苏,纵然白流苏再聪明也只能沦为玩物,范柳原一封电报拍来,家庭的压力、外界的风评等等就得使流苏不得不送上门去。白流苏在这场爱情的赌局中彻底败北,最终还是只能沦为见不得光的情妇,她明明有着做一个"贤惠的媳妇、细心的母亲"的全部知识,但却毫无用武之地,她以后只能往姨太太的路子上走去。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事让这两个自私男女的命运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范柳原最终决定娶白流苏,流苏终于取得了她梦寐以求的正妻身份。一波三折的剧情最终的走向似乎是白流苏赢得了这场豪赌,但真的如此吗?一座城市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的爱情,这似乎是一场真正的倾城之恋,但流苏得到了正妻的地位却失去了爱情,她的身份从此转变为家人,柳原再也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在这场游戏里,有真正的赢家吗?
四、社会——挣不脱的牢笼半殖民地时期的上海,半新半旧、土洋并存,但封建社会等级伦理观念却仍然没有崩塌,白公馆就是一个小小的封建社会关系的缩影。白三爷就曾明言:"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正是因为这三纲五常、天理人情,离婚回家的白流苏才处于一个如此尴尬的地位,不受任何人的待见。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的哥哥才在离婚的丈夫死后仍逼迫她回去为他戴孝为他守节永远做一个寡妇。封建理念如一座大山,压在白流苏的身上,激发了她的反抗意识。但社会根本不给她反抗的机会,男权社会下的女人除了嫁人没有任何出路,她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做赌注。白流苏表面上跟范柳原在斗智斗勇地对赌,实际上她不过是范柳原手中一个小小的玩物,范柳原的男人身份本身就有天然的优势,而他又还有金钱与权势,白流苏在入这场局的时候就注定了其惨败的结局。白流苏一直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第一次去香港是范柳原利用徐太太邀请她,第二次去香港却只用了一封电报,要不要流苏跟他玩完全处于范柳原的掌控之中。在流苏成为他情妇后,不到一周的时间他就能赤条条毫无牵挂地前去英国。若没有这场战事,流苏的悲剧结局显而易见。白流苏不仅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她也是男权社会规则的服从者、执行者,她也默认了自己只能依靠结婚找生存的出路,默认了自己只能以尚显年轻的容貌为诱饵勾引男人。社会如一座牢笼困住了千千万万个白流苏,她们出不去,也挣脱不了,最后只能在这重压之下悲剧地苟活着。《倾城之恋》看似描写了一个圆满的爱情故事,在浮华的香港与古旧的上海拉开了一出传奇戏幕,在这出戏中白流苏貌似都得到了圆满的结局,但实际上在那华美的笔触与传奇的背后,故事渲染着悲凉的底色,"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