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俄罗斯人喜欢鱼子酱,日本人偏好生鱼片,法国人爱吃蜗牛,而生活在东欧平原的乌克兰人则钟情于一种名为“萨洛”的腌猪肉和猪油。
萨落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御寒美食”,乌克兰自古养猪业久负盛名。乌克兰大白猪是与荷兰奶牛、澳大利亚羊齐名的世界优良畜种。乌克兰大白猪身体肥硕,半年之内体重可达120—130公斤。由于饲料天成,其肉质香味独特。
早在基辅罗斯时期,用乌克兰特有的大白猪制作而成的“萨洛”即为乌克兰人餐桌上必备的开胃菜。据说,萨洛还是乌克兰扎波罗热哥萨克人行军作战必带的“干粮”。古代哥萨克士兵在长途跋涉之后,依然能够骁勇善战,与常吃“萨洛”这种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密切相关。
展开剩余78%“萨洛”的选料非常严格,并不是乌克兰大白猪身上的每一块肉都可以用来制作。乌克兰人一般都选用大白猪脊背或腰腹侧部的肉,这些部位的肉一般脂肪含量较高,多是肥肉,且肥肉的厚度一般都在3厘米以上。肥肉所含的热量极高,比较适合乌克兰的严寒天气。
“萨洛”的做法并不复杂,首先要把肥肉切成边长20厘米左右的方块,然后在盐水中浸泡一两天。泡好之后把肉块从盐水中取出来,用盐把肉块的每个面都涂抹均匀。之后,乌克兰人会拿出腌肉用的特质木箱,木箱里面每一面都糊着纸,最底下那层铺的是牛皮纸。肉放进去之前,首先要在牛皮纸上撒1厘米厚的盐,然后把猪肉码放进去,注意肉皮一面要朝下。放完一层后,在上面再撒1厘米左右厚的盐,然后继续码放第二层。就这样,一层肉,一层盐,直到把整个木箱都装满。
装满后,肉上面要再覆盖一张干净的牛皮纸,之后盖上木盖,把小箱子放置在阴凉处,放在阴凉的地方还不算完,箱盖上要压上很多重物,以保证箱子里的肉不会松散。等过个十天半个月,腌肉白色的脂肪会变成黄色,肉就腌好了。在乌克兰气候条件下,“萨洛”一般可以避光保存一年左右。
“萨洛”除了热量高,还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适量食用不仅可以清洁肝脏,预防动脉硬化和恶性肿瘤的发生,而且还有助于强健心肌和提高免疫力。
“萨洛”的吃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切成片,撒上胡椒粉夹在面包里吃,或是将拌有食盐、大蒜的猪油涂抹到乌克兰特产的黑面包上,猪肉的浓香与黑面包的清香相互交融,吃起来也是回味无穷。此外,还可以撒上调料烤着吃,当然也可以煮着吃。
乌克兰人最喜欢的就是配上伏特加酒一起吃了。在寒冷的冬季,这种吃法会给人提供足够的热量。
拥有千年历史的“萨洛”在乌克兰人的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对乌克兰人而言,萨洛不仅是一道普通的凉菜,而且还是乌克兰美食文化的象征。“萨洛”已深深渗透到乌克兰的文化之中:乌克兰的诗人写诗赞美“萨洛”,音乐家写歌传颂“萨洛”,还有众多民间笑话反映“萨洛”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一则广为流传的笑话,说的是一个非洲黑人与一个乌克兰人同乘飞机出行。途中,黑人拿出香蕉吃起来。乌克兰人问,这是什么?黑人说,这是香蕉。乌克兰人请求道:我能尝尝吗?黑人爽快地递给乌克兰人一根香蕉。一会儿,乌克兰人拿出“萨洛”,夹着面包吃起来。黑人问道,这是什么?乌克兰人说,这是“萨洛”。黑人说,我能尝尝吗?乌克兰人回答道,“萨洛”就是“萨洛”,没什么好尝的。说罢,乌克兰人赶紧几大口,将手中的萨洛吃完。这个笑话反映出乌克兰人对“萨洛”钟情至极,甚至吝惜到与人分享。
如今在乌克兰各地每年都会举办萨洛文化节。乌克兰也早已形成了萨洛文化产业:在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还有一家著名的萨洛博物馆。在这里甚至可以品尝到味道独特的“巧克力配萨洛”,很多食客都慕名而来。